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6
编号:13473956
杨少锋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6
     从中药的频数、频率结果可见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景岳全书》:“腰痛之虚症,十居八九,但察其既无表邪又无湿热”,认为腰痛以虚症为主,重用补虚药,荣则不痛。补虚药频次前五位的中药为甘草(心、肺、脾、胃经)、大枣(心、肺、脾、胃经)、白芍(肝、脾)、杜仲(肝、肾)、白术(脾、胃、肾、心、肺),大多归脾、肝、肾三经,与“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这一藏象理论相符。甘草既可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故用药频次最高;大枣多与生姜配伍,共奏调和营卫之功;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杜仲主治腰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善治下焦之虚;白术补气健脾,亦能燥湿利水,多用于寒湿腰痛者。其二为解表药。临床上常以“太阳腰痛”多见[10],解表药前两味桂枝、生姜与补虚药中甘草、大枣、白芍组成桂枝汤,杨教授擅以桂枝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温经通脉,治疗以外因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除此之外,解表药可增强行气活血健体之功[11]。其三为活血化瘀药。风寒湿热侵袭机体,久而气血不通成痹,不通则痛,故多用活血化瘀药,通则不痛。

    中药归经就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地归属于一定的经络脏腑,是药物功效与药理作用部位的结合[12]。从表3来看,高频中药中归于脾、肺、肾经的药物最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多以肌肉和韧带的改变为先导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