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1
编号:13568724
国医大师孙光荣论“养生第一要养心”(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1
     如何养心?总则为“和”。孙老师素崇奉“中和观”,指出养生即养和,一切的行为方式应该遵循中和,要规避不中和之物,要远离不中和之事,要修中和之心[4]。人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情绪变化的归类[5],犹如乐谱中的七个音符,和谐共处方美妙动听。修中和之心首先应当保持心态平和,不断修炼内心,不以物过喜,不以己太悲,多一份悠然见南山的淡雅,少几分黛玉葬花的惆怅,则万事得安也。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道意》中,有“人能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遣害真之累,薄喜怒之邪,灭爱恶之端,则不请富而富来,不禳祸而祸去矣”的论述,道出了调情修心,中和淡然则能福来祸去,身心得安。此外,孙老师还指出,保持心态的安定平和不是指要无所作为,相反人活着应该有所追求,在追求中不断认知并体现自身的价值,多为社会、为他人尽心出力,多干实事,则自会使心情舒畅、心态平和。

    2 世间名位与财色,合法合理合情享

    养心第二个原则,是对世间的名位与财色秉持正确的态度。魏晋养生家嵇康曾言善养生者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同时道明“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6]养生当虚怀安泰,少有私欲,私欲便是诸如对名利、财色的追逐,而养生五难中的第一难却偏又是世人无法舍弃名利等身外之物。诚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太多追名逐利,或贪图钱财地位,或沉醉美色皮相,绞尽脑汁,营血暗耗,难免舍本之末,导致心力交瘁,百病丛生。

    需要说明的是,孙老师所言去名利并非让人完全无欲无求,而是要在个人与集体面前要把握好度,舍一己私欲而长怀苍生之大念。孙老师强调常人应当保有一定的欲望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