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安全导刊》 > 20131
编号:13740044
塑化剂检测专题(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日 《食品安全导刊》 20131
     之前,台湾卫生部门发现台湾生产的饮料中含有塑化剂成分,在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前两个月,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也被爆出塑化剂超标260%,这一事件给我国的白酒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本期《塑化剂检测专题》,邀请专家及企业一起探讨白酒中的塑化剂从何而来、塑化剂是否影响人体健康、塑化剂的检测技术。以及我国相关的塑化剂安全限量标准等一系列热点问题。

    特邀专家包括,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岩,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研究所所长助理董庆利,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耿霞女士,以及酒业专家。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专家访谈

    记者:塑化剂究竟是什么?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耿霞: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增强其柔韧性、容易加工,可以合法地用于工业用途。增塑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白酒中的塑化剂可能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生产运输及包装等环节。
, http://www.100md.com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并且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导致儿童性早熟。

    董庆利:增塑剂的品种繁多,在其研究发展阶段其品种曾多达1000种以上,作为商品生产的增塑剂不过200多种,而且以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的邻苯二甲酸酯为最多。关于塑化剂的危害在科研领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普遍认为具有一定致癌性及生殖毒性,具有抗雄激素活性,如长期大量摄入形成的累积效应,可造成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女性甚至导致肝癌和子宫内膜癌;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可能引发激素失调,导致儿童性早熟。也有研究表示对人体不会产生致癌效果,如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仅为“可能致癌物”,台湾环保署认定塑化剂多为“疑似毒化物”,为四级毒性分级的最低级,我国卫生部曾指出塑化剂于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
, 百拇医药
    塑化剂在内地一般称作增塑剂,最普遍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不在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目录中,被列入2011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徐岩:塑化剂的种类很多,需要根据相关检测结果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塑化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目前检测出有害的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但也有很多塑化剂是安全的。所以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与食品相关领域,就应该更加慎重。

    记者:为何白酒中会有塑化剂的检出?

    酒业专家:有一些科学实验已经证明,相对于水来说塑化剂在乙醇也就是酒精中更易溶解。我认为酒类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白酒生产的过程中,其生产线上使用了一些塑料管道、塑胶容器、瓶盖或其他塑料包装材料,这些材料中都含有塑化剂,可能导致塑化剂溶解到白酒中;第二类是来自于酒类的原料中。其实,我们的食品和饮料中都会含有或多或少的塑化剂,这是由于高梁、玉米等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塑料薄膜,由于塑料薄膜长时间与土壤接触,导致塑料薄膜中的塑化剂会迁移到土壤中去,然后再被农作物吸收,不管是我们日常吃的食品,还是酿酒的原材料中也会含有微量的塑化剂。
, http://www.100md.com
    现在很多的白酒生产企业都对自己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生产线上几乎全部使用是不锈钢材料制品。如果在生产线上全部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制品或者其他不含塑化剂的材料制品,那以,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塑化剂的污染。不过,在实际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线上的个别地方不太适合采用不锈钢材料,比如转弯软接头,垫圈及瓶塞等地方,可能还在使用塑料制品。对于这些塑料件,白酒生产厂家也完全可以采用别高品质材料来替代,但从成本上会有很大增加。相信发生了这次塑化剂事件以后,所有的白酒生产企业都会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仔细检查,找出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再次进行升级改造。

    另外存在一个有趣的事例,之前为白酒生产企业供应管路配件的企业通常都叫塑料制品厂,后来随着白酒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这些企业基本都转而生产不锈钢产品了,但其仍采用塑料制品厂的名字。

    董庆利:白酒中检出的塑化剂可能源于包装材料或输送管道中的交叉污染,因白酒保质期较长,基本可排除从原料中或灌装过程中蓄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的可能。特别是白酒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工艺流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胶皮管等材料进行输送,如果这些材料中本身已有塑化剂成分,就会渗入白酒中,从而导致白酒中塑化剂检测成分超标。
, 百拇医药
    徐岩: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发布消息,地方相关部门已对生产企业进行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经行业专家分析,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起增稠、乳化作用,不助于提高白酒的感官质量;同时白酒生产工业不需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贮运过程中使用的塑料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包装材料的迁移和环境的影响。所以,白酒中的塑化剂成分不存在人为添加的可能。

    记者:怎样消除白酒中存在的塑化剂?

    酒业专家:其实,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控制目前还没有纳入到白酒的质量安全系统中,设立专门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对于白酒中塑化剂的去除方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说可以通过二次蒸馏法,利用酒精沸点低的特性,将酒精和部分水分通过蒸馏分离出来,达到降低塑化剂的作用;有的提到可以在白酒中使用少量的活性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即可解决问题;还有的提到在白酒中加入一种酶,也可以降低塑化剂的含量。但这些方法都没有经过专门机构进行验证。希望有关机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些标准的方法,供白酒生产企业使用。, http://www.100md.com(逯文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