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24期
编号:13109881
低分子肝素钠同步全程抗凝对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4期
     对照组发生了7例不同程度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4.14%;治疗组发生了1例Ⅰ级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3.12%;治疗组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6例导管内血栓,4例穿刺侧肢体静脉血栓;治疗组发生1例导管内血栓;治疗组在预防静脉血栓发生有明显效果(P<0.01)。见表3。

    2.4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堵管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置管期间部分堵管4例,治疗间歇期间部分堵管5例,完全堵管1例;治疗组发生1例置管期间部分堵管,治疗组预防PICC置管后堵管有明显效果(P<0.01)。见表4。

    2.5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组及肢体淤血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6例穿刺点渗血,穿刺侧肢体淤血3例;治疗组发生5例穿刺点渗血,穿刺侧肢体淤血2例;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及肢体淤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5。

    3讨论

    3.1 PICC置管同步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对早期血栓性静脉炎的干预

    本组试验通过对比研究低分子肝素钠在PICC穿刺时同步肝素化导管与0.9%NS有显著性差异。PICC导管作为导管异物穿刺时会直接引起导管内膜损伤、导管在送入血管过程中会刺激血管内膜,产生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和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留置期间患者的肢体活动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持续刺激引起血管炎性反应表现为穿刺侧肢体发红、肿胀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