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47045
大黄蛰虫片联合青鹏软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6期
     因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为单侧分布,中医称之为“蛇串疮”,因为腰部为好发部位,又被称之为“缠腰火丹”。中医病因学认为,情志内伤、肝郁气滞,引起肝经火毒,并外溢肌肤而发;或因饮食不节,导致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故而引起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红斑水疱,并伴有明显疼痛,但不同的患者疱疹的颜色,全身症状等均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的辨证论治。带状疱疹,中医一般分为三型:早期一般属于肝胆湿热型,一般是皮疹新发,表现为鲜红色的红斑,水疱疱壁一般比较紧张,局部皮肤伴有刺痛和烧灼感。一般以舌红、苔黄、脉弦数为其主要辨证点。水疱清亮,皮疹色红,一般因湿热熏蒸皮肤而引起;肝经湿热,灼伤津液会引起口苦咽干、大便干和小便黄;本证型一般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清泻肝胆湿热,组方包括龙胆草、栀子、黄芩等药物。在疾病中期,皮疹颜色逐渐变淡,疱壁出现松弛,疼痛症状大部分较前减轻,一般辨证为脾经湿热,患者常出现不思饮食,食后腹胀等症状,女性患者常出现白带增多,一般出现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本证型一般选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健脾利湿,常用药物包括白术、茯苓等健脾渗湿的药物。病程后期,皮疹大部分已消退,病变部位皮肤遗留暗红色斑,甚至出现色素沉着,并伴有疼痛者,舌暗苔白,脉弦细,中医一般辨证为气滞血瘀,本期患者夜晚或阴雨天疼痛易加重,本证型一般年老体弱者易出现,因气血不足,循行不畅导致;本证型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以理气活血,重镇止痛。

    除了内服药物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