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876340
碳酸饮料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9期
     2 碳酸饮料与肥胖的关系

    单纯性肥胖是全身脂肪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11]。大量研究证实,含糖碳酸饮料消费量的增加与儿童及青少年肥胖呈正相关。每天饮用至少1份含糖软饮料,与不饮用者相比,其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1.6倍,同时,肥胖儿童成年以后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亦增加[12]。Maira等[13]的队列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研究结果:体重随着含糖碳酸饮料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含糖碳酸饮料引起肥胖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它包括摄入更多的卡路里、吸收更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此外,食物中精制碳水化合物消化后的产物(如单糖)吸收增多也是其原因之一[14]。其可能的机制是:(1)能量摄入增加,即能量随含糖饮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新的数据表明,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含糖饮料消费量巨大,每天都饮用者将近占其中的90%,而含糖饮料所提供的能量占全部能量消费的5%~10%;据某些研究者评估,白水替代含糖饮料后可使总能量每天平均降低982 KJ[15]。(2)碳酸饮料中果糖含量较多,在正常膳食情况下,若长期大量摄入可引起能量过剩,最终在机体内通过能量代谢途径转化为脂肪储存,此外,额外的食物摄入增加了脂肪的生成[16]。(3)碳酸饮料摄入量增加,相反,有益身体健康的饮品摄入量随之降低,同时也使钙、维生素B2、蛋白质等体内所需营养素的摄入量下降[17]。另外,无糖碳酸饮料引起肥胖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