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5年第21期
编号:12558749
针灸、超短波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慢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1期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7]:患足跖屈位,采用爪形贴布(自然拉力),锚固定于外踝或内踝上方,多尾向远端患足肿胀处延展,如为内外踝则2条贴布如双手交叉状包覆于肿胀处,如有疼痛则在最内侧以X形贴布贴于痛点处。再以I形贴布(自然拉力及中度拉力)固定踝关节,如外踝扭伤,则锚固定于外踝直上,用自然拉力垂直向下延展,绕过足底后用中度拉力,止于内踝直上处;内踝扭伤患者锚与尾与外踝扭伤相反,以上贴扎1次/d,单次贴扎维持约24 h左右,针灸时去除,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连续贴扎2周,共2个疗程。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进行激素及药物等治疗,均接受相同的健康宣教:包括避免负重、风寒、长时间行走,尽量休息减少运动等。

    l.3 评定方法

    ①疼痛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标准:根据患者自觉疼痛的程度来打分,从0分到10分,选取适宜的数值代表疼痛程度,0分为正常,无疼痛感;1~3分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且不影响日常一般活动;4~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较为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②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实用骨伤科手册》[8]: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但剧烈活动或天气变化,患部有不适感;有效:症状减轻,功能较治疗前好转,略感疼痛或肿胀不适;无效:症状和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上述收集的数据统一采取SPSS17.0进行比较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