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464802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及其影响因素(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盛孝武 余晓峰
第1页

    参见附件(2869KB,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1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两个亚组,即急性组和慢性组。结果 术后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急性组和慢性组的眼压较手术前眼压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手术前后急性组和慢性组的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术后房角<90°的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有11例、7例变化,比例分别为36.7%、23.3%。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急性组、慢性组的浅前房、滤过泡感染和恶性青光眼以及脉络膜脱离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重新开放的房角可能与患者的病程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手术;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34-0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包括慢性和急性两类,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常采取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控制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1]。临床中常采取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前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2]。因此,本文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12例(112患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
------
    盛孝武 余晓峰 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眼科;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1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为两个亚组,即急性组和慢性组。结果术后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急性组和慢性组的眼压较手术前眼压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手术前后急性组和慢性组的前房深度均有明显增加(P0.05)。研究组术后房角90°的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有11例、7例变化,比例分别为36.7%、23.3%。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急性组、慢性组的浅前房、滤过泡感染和恶性青光眼以及脉络膜脱离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且重新开放的房角可能与患者的病程具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原发性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手术 影响因素

    【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计划(2011KYB161)

    【分类号】R779.6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包括慢性和急性两类,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常采取手术治疗,其目的是控制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1]。临床中常采取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前者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术后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