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466284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邵伟杰 朱育银 周荣湖
第1页

    参见附件(3228KB,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间皮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进行影像学观察,分析鉴别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同时进行胸水化验,并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 胸膜结核瘤女性占比62.50%,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显著多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 < 0.05);而咳嗽、并发气胸人数显著低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 < 0.05)。确诊后未行手术的4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27例,病灶不变者7例,7例患者因病灶进一步扩大而行手术治疗。 结论 应用CT扫描可有效诊断胸膜结核瘤。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胸膜结核瘤

    [中图分类号] R5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4-0105-03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由于渗出性胸腔积液造成[1]。结核性胸膜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胸膜粘连、干酪样坏死灶,最后局部病变被吸收,浓缩成被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性团块,即胸膜结核瘤[2]。胸膜结核瘤在影像学检查中多呈现为胸膜下的类圆形或圆形影,但在临床表现中缺乏特异性,并常难与胸膜间皮瘤、结核球、肺内肿瘤等疾病区分[3]。故为临床诊断治疗带来诸多困难。现就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并发的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做一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 ......
------
    邵伟杰 朱育银 周荣湖 宁波市第二医院肺科;杭州爱德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过程中合并胸膜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患者48例,同时选择同期入院诊治的间皮瘤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胸部正侧位片及CT扫描进行影像学观察,分析鉴别两组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同时进行胸水化验,并总结治疗方法。结果胸膜结核瘤女性占比62.50%,70.83%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75%出现左侧胸腔积液,无长期接触石棉粉尘患者。出现发热、出汗症状的人数显著多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而咳嗽、并发气胸人数显著低于胸膜间皮瘤患者(P0.05)。确诊后未行手术的4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27例,病灶不变者7例,7例患者因病灶进一步扩大而行手术治疗。结论应用CT扫描可有效诊断胸膜结核瘤。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治疗过程 胸膜结核瘤

    【基金】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发展计划一般资助项目(2010-ZW046)

    【分类号】R521.7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多由于渗出性胸腔积液造成[1]。结核性胸膜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胸膜粘连、干酪样坏死灶,最后局部病变被吸收,浓缩成被纤维组织包裹的干酪性团块,即胸膜结核瘤[2]。胸膜结核瘤在影像学检查中多呈现为胸膜下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22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