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450
认知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程如虹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4]:“完全依从”指按医嘱行PICC置管治疗,并按要求进行维护。“部分依从”指部分执行医嘱,选择PICC置管治疗,但不严格按要求维护。“完全不依从”指导管维护混乱,完全不按要求进行。②观察两组置管至拔管期间导管堵塞、感染、导管破损、静脉血栓、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置管平均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PICC置管平均留置时间(35.7±15.6)d,干预组(98.9±17.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 = 23.6,P < 0.0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2。

    3 讨论

    3.1 PICC置管行化疗的意义

    静脉输液是恶性肿瘤化疗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化疗药物多为生物碱制剂和化学制剂,可对血管造成严重损害,且化疗时间长,使用传统的静脉穿刺输液法或留置针输液法均可使血管弹性下降、变细、血管硬化而致再次穿刺的困难或穿刺成功后药液滴注不畅,加之药液外渗可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静脉炎发生率高达60%~78%[5]。PICC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6],上腔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粗且血液流速快,可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化疗药物通过PICC导管直接到达上腔静脉能有效避免化疗药外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