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347998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史强
第1页

    参见附件。

    史强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病历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23例(44眼)和B组22例(42眼)。分别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标准进行统计,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 A组平均眼压为(20.02±2.93)mm Hg,视力提高者14眼(31.8%),术后眼球疼痛10眼(22.7%),B组平均眼压(31.21±7.56)mm Hg,视力提高者6眼(14.3%),术后眼球疼痛23眼(5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引流装置 光凝术

    【分类号】R779.6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因其虹膜表面和房角处有新生的血管(或合并纤维状血管膜),导致房角关闭,产生闭角形继发性青光眼[2]。目前,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3,4
------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 总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病历资料并将其分为两组:A组23例(44眼)和B组22例(42眼)。分别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标准进行统计,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性。 结果A组平均眼压为(20.02±2.93)mm Hg,视力提高者14眼(31.8%),术后眼球疼痛10眼(22.7%),B组平均眼压(31.21±7.56)mm Hg,视力提高者6眼(14.3%),术后眼球疼痛23眼(54.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青光眼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流装置;光凝术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153-01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8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