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1122
饮食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朱青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了解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因素,探讨饮食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评价和分析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有针对的进行强化饮食教育,对比干预前后依从性和代谢指标变化。 结果 180例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为(8.23±2.04)分,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都是影响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 < 0.05)。干预后患者FBG、2 hPBG、HbA1c、TG、TC、均显著下降(P < 0.01)。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不高,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饮食知识及饮食依从性,有助血糖和血脂的控制。

    [关键词] 糖尿病;饮食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107-03

    糖尿病是我国高发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不断升高,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因此提高患者自身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饮食治疗依从性不佳,本文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针对性的饮食教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年龄60~85岁,平均(71.73±7.44)岁,男84例,女96例,病程8~24年,平均(14.83±4.12)年。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无认知能力障碍,能完成有效沟通。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及糖尿病性胃肠功能紊乱;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

    1.2调查方法[2]

    采用饮食依从性评价表及影响因素调查表,由专人进行一对一询问填写调查表,饮食依从性评价表包括:按计划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称量食物、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饮食等4项饮食情况的执行与否,每项分为完全不、偶尔是、基本是、完全是分别计1~4分,总分4分为依从性差、5~8分为一般、9~12分为尚可、13~16分为好。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表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社会支持程度、收入、医疗报销、病程、并发症等相关因素。

    1.3教育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基础知识、心理辅导、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健康教育。根据饮食依从性评价得分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将患者按依从性差、一般、尚可、好进行分组,强化饮食指导教育,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坚持饮食控制的必要性。每周1次小课,每次1~2 h。学习糖尿病饮食的组成和分配、计算方法、三餐分配、食品交换份法、称量和估计食物量。①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可配合家属共同宣教,分析导致依从性差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尽量消除影响因素,由专科医生和营养师为之制定符合个体化的饮食治疗食谱,并要求家属配合监督和随访。②对依从性一般、尚可的患者能做到的饮食控制部分进行鼓励,强化患者坚持饮食治疗的信心,根据接受程度强化食品营养学和饮食治疗注意事项,协助其制定饮食治疗食谱,督促严格执行饮食处方。③对依从性好的患者则采取互动的方式强化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糖尿病饮食治疗食谱制定的参与度。出院后每周固定时间随访,3个月后再次进行饮食依从性评估并观察健康教育前后代谢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饮食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

    180例患者饮食依从性评分为(8.23±2.04)分,性别、病程、社会支持、教育程度、月收入都是影响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病程10~20、与家人居住、教育程度高、月收入1000元以上患者依从性较高,见表1。

    2.2干预前后饮食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饮食治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χ2=6.937,P < 0.05),评分显著提高(t = 5.392,P < 0.05),见表2。

    2.3干预前后代谢指标比较

    干预前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水平显著偏高,干预后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 < 0.01),见表3。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家庭及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对糖尿病认识的缺乏,对长期治疗不理解并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无症状则无需治疗或者认为血糖恢复正常则无需控制。缺乏对坚持药物治疗的耐心和恒心,主要原因是对糖尿病本身特点及其发展和危害的不了解[3,4]。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属于生活方式病,治疗除降糖药物的合理应用外,对生活方式的改进、对饮食的科学合理搭配是维持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5]。本研究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影响老年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因素主要以性别、性格特点、病程、社会支持程度、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为主,表明从患者自身素质、家庭和社会环境都对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有较大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教育程度导致的依从性差异,并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在饮食教育过程中应保持温柔的语调和运用简单易懂语言,多做示范。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依从性高,这可能由于女性对自身的改变更敏感,并更愿意接受帮助,而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则缺乏对自身的关注[6]。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针对两者性格特点进行宣传,对男性患者更应以科学原理结合其自身健康状况变化,配合家属的辅助引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逐渐提高其对自身的关注及疾病的认识。病程在10~20年的患者依从性最高,>20年的患者则略低,<10年的患者最低,这体现了与疾病共同生活过程中对疾病的自发了解由少到多,在10年后由于了解的增加拥有较高的自觉性,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能出现了对疾病危害警惕性的松懈和心理耐受[7]。针对这一点在饮食教育中应加强对较短病程和长病程患者的强化教育,对较短病程的患者应以疾病基本原理和饮食治疗的基础知识为主,促进其对疾病和饮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对长病程患者则可以强调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的危害为主,提高患者对疾病危害的警惕性和对疾病治疗的自觉性。本文调查的社会支持主要以是否与家人同住为主,现代社会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面对疾病和疾病治疗过程中缺乏家人的照顾和关心,会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可能导致对自身健康的忽略[8,9]。因此,无家人陪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