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331080
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结核病控制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刘建民 关玲 侯红革 杨胜利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评价郑州市城区2001~2011年结核病控制效果。 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1~2011年郑州市市区项目季报表、2000年流调资料及有关资料。 结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完善了郑州市城区四级防痨网络;2004~2011年平均转诊到位率(81.2%)较2001~2003年平均转诊到位率(37.2%)显著增高(P < 0.01);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平均登记率24.35/10万,2004~2011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29.84/10万)较2001~2003年平均登记率(6.0/10万)显著升高(P < 0.01);2004~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88.32%。 结论 郑州市城区11年期间实施中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显著成效,完善了城区防痨组织机构,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达到预期目标,提高了结核病控制能力。

    [关键词] 结核;肺;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014-03

    郑州市城区作为一个项目单位于2004年3月启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项目覆盖全城区300万人口,项目运行5年,利用世行贷款3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08万元,再加上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以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为主要措施,落实和实现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01~2011年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管辖的7个市区项目季报表、全国和郑州市2000年流行病调查资料、该时间段内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的肺结核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调查统计资料等。

    1.2 指标计算方法

    按照该项目制定的工作手册,计算所有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和治愈率。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用人口数为该地区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通过该项目进展,建立并完善了郑州市城区内以市结核病防治所为中心、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该区内地段医院为网络骨架、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卫生所为网点的城区四级防痨网络。这种网络的建立发挥了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防痨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结核病防控能力。

    2.2 患者发现情况

    2.2.1 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综合医院及医疗机构发现疑似肺结核患者情况 2001~2011年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例数、转诊到位率逐年上升。2004年以后建立了追踪制度,追踪到位占总体到位43.1%,见表2,2004~2011年平均转诊到位率81.2%(16275/20040)较2001~2003年平均转诊到位率37.2%(1350/3632)显著增高(χ2=3135.900,P < 0.01)。见表1。

    2.2.2 2001~2011年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疑似肺结核患者数分析 2011年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疑似肺结核患者数分析10年期间综合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职工医院、学校医院、其他医院)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数逐年上升,乡村医疗机构转诊疑似肺结核患者数从无到有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008年基层医疗机构与乡、村卫生所转诊人数所占比例达到50.0%,首度与综合医疗机构持平。见表3。

    2.2.3 2001~2011年市结核病防治所活动性结核病例登记率 市结核病防治所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率2004~2011年大幅度提高,平均值47.35/10万,较2001~2003年平均值27.12/10万显著提高(χ2=4733.059,P < 0.05)。见表4。

    2.2.4 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登记率 2001~2011年初治涂阳患者登记率逐年提高,初治涂阳患者登记率平均24.35/10万,2008年最高达37.37/10万。2004~2011年平均登记率29.84/10万,较2001~2003年平均登记率6.0/10万显著升高(χ2=1485.611,P < 0.01)。见表5。

    2.3 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2001~2011年郑州市城区内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转归情况不同时间段之间有差异,郑州市城区2001~2003年、2004~2011年初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分别为79.51%、88.3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χ2=33.580,P < 0.01)。见表6。

    3 讨论

    结核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及经费支持[1]。郑州市结核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例如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条例》,郑州市人民政府转发《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郑州市卫生局印发《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2001~2005年)》、《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行动计划(2006~2010年)》以及《郑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职责及奖惩办法》,这一系列条例的颁布为郑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另外,郑州市通过结核项目资金的引入及动员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结核专项经费从2001年的1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105万元,增长了6倍,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保障。

    健全的防痨网络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根本保证[2]。2004~2011年郑州市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平均转诊到位率较2001~2003年平均转诊率明显提高,这提示郑州市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正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3],而且2004~2011年郑州市城区初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及平均丢失率均明显高于2001~2003年。健全的防痨网对WHO推荐的DOTS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DOTS策略是对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全程、免费、短程、化疗,DOTS策略的实施对结核病控制效果明显提高,有利于迅速阻断流行、消除传染、治愈病患,从而达有效控制结核病的目的[4]。全市健全的各级结核病防治网络的建立有效提高了DOTS管理质量,使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的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实现了治愈率高达85%的目标[5]。

    上述的数据提示郑州市城区(市辖区)结核病控制较好,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加大行政管理的力度;②实行患者追踪制度以及相应的患者激励制度;③健全了郑州市城区四级防痨网络,切实有效实施了DOTS策略。

    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扩大患者发现工作的覆盖面,提高病例发现效率可以有效提高结核病防控整体效果[6,7]。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该论点,郑州市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积极发挥各级防痨网络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另外,该项目顺利实施,防痨网络的健全,使传染病医院和疾病控制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2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