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2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311155
AIDS/TB双重感染82例临床治疗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苏海萍 覃素鲜 卢翠云
第1页

    参见附件。

     常规抗艾组:行常规HAART。

    1.4观察指标

    ①检查痰菌;②X线检查:治疗前、中、后每两个月拍胸片,可疑空洞可摄CT片,依《肺结核化学疗法》所制定的标准判定;③治疗期间每月查肝、肾功能和尿常规;④观察和记录所有患者HAART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测得CD4+T细胞的计数和临床症状;⑤HAART启动后不久患者CD4+T细胞计数增加,出现的不典型感染,或是已得到控制的感染反常加重,或者发生其他炎性反应(已排除抗病毒药物的毒性反应),这种现象诊断为IRIS。据此计算IRIS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以中位数(M)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样本均数;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两样本率,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痰菌阴转情况

    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痰菌阴转率双抗组明显高于抗结核组(P < 0.01)。见表1。

    表1 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痰菌转阴情况[n(%)]

    注:与常规抗结核组比较,P < 0.01

    2.2 两组患者病灶的吸收情况

    两组患者X线病灶显效率(全部吸收)及病灶有效率(全吸+显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表2 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患者病灶的吸收情况

    注:与常规抗结核组比较,P < 0.01

    2.3 两组患者满疗程时空洞变化的情况

    两组患者X线空洞有效率(闭合+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表3 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患者满疗程时空洞变化的情况

    注:与常规抗结核组比较,P < 0.01

    2.4 三组患者经HAART后CD4+T细胞计数情况

    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基线和HAART 3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M 50个/μL和M101个/μ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抗艾组的基线和HAART 3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M 51个/μL和M 170个/μ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抗结核组的基线和HAART 3个月后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M 49个/μL和M 90个/μ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HAART 3个月后,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的CD4+T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比常规抗艾组低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的CD4+T细胞计数的上升幅度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u = —0.415,P > 0.05)。见表4。

    2.5 三组患者出现IRIS情况

    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IRIS发生时间在HAART后22~92 d,平均75 d。常规抗结核组发生时间在HAART后24~100 d,平均78 d。常规抗艾组发生时间在HAART后27~105 d,平均80 d。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和常规抗结核组IRIS的发生率分别为51.22%和43.90%比常规抗艾组的21.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抗结核组和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IRIS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 > 0.05)。见表5。

    3讨论

    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联合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的左氧氟沙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左氧氟沙星不但可以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继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和转录[1],还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菌有很好的杀菌和抑制作用。常规抗艾抗结核联合左氧氟沙星组满疗程时,痰菌阴转率达92.68%,取得满意的疗效。进一步验证左氧氟沙星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与相关文献报道疗效一致[2],适用于长期给药,与目前常用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AIDS/TB双重感染患者,两病能相互促进和影响,使得病情恶化[3],HIV病毒入侵机体,会破坏和减少CD4+T细胞,从而增加CD8+T细胞[4,5],引起机体免疫平衡紊乱,出现免疫缺陷。

    在本研究中,抗艾组存在21.95%的IRIS发生率,与文献报道较为相符;但是AIDS/TB双重感染患者拥有高达51.22%的IRIS发生率。本研究中AIDS患者所合并的机会性感染以青霉病、结核病、肺部感染多见,并且患者出现IRIS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及青霉病感染,可能由于本地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而导致,与目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当前,仍没有明确的IRIS发病机制,可能因为经过HAART后,体内CD4+T细胞数量增加,使得患者免疫体系获得重建。

    肺结核合并HIV感染的抗结核治疗方案与单纯肺结核一样时疗效较差,其原因有:①全身情况不良;②耐药性增加;③药性不良反应较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