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10期
编号:11894229
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赵 英 李建华
第1页

    参见附件(1337KB,2页)。

     3讨论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诱发因素,这种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大动脉,尤其是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NIDDM脑梗死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发生早、病情重、病死率高[5],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病理改变是内膜增厚,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硬化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通过观察颈动脉IMT改变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可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当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并突入管腔时,由于其富含脂质,动脉壁应力增大及受高速血流冲击,斑块可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原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出血、溃疡、斑块脱落等,造成脑梗死的发生。有试验证实,颈动脉斑块的存在预测心脑血管病变程度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79%[6]。本组资料显示,糖尿病脑梗死组67例患者中颈动脉内膜改变及斑块形成者为55例(82.1%),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上述资料表明糖尿病影响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与脑梗死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指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3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