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9期
编号:11887255
鸦胆子治疗宫颈癌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罗小秀 高晓光 周 隆
第1页

    参见附件(1363KB,2页)。

     孔岩等[10]通过实验推测出鸦胆子抗HPV的可能机制:(1)可抑制病毒对氧的摄取,致病毒缺氧死亡。(2)提高病毒对药物的通透性,提高抗病毒药物在细胞中的浓度,产生杀灭或抑制病毒的效果。(3)可通过抑制病毒DNA 的合成,起到杀死或抑制病毒的作用,从而使疣体破坏,最后坏死脱落。

    3.2 鸦胆子在宫颈癌领域的应用

    基于它具有抗HPV病毒作用及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尹香菊等[11]观察鸦胆子油乳的不同药物质量浓度作用下,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及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发现:鸦胆子油乳作用后,颈癌Hela细胞形态上都发生了改变,凋亡小体出现;鸦胆子油乳显著抑制了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值,作用48h后各组中抑制率都已超过60%,72h后抑制率都超过80%;鸦胆子油乳阻滞S期细胞进入G2-M期,并且有凋亡峰,10、20μg/mL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9%、69.8%。可见鸦胆子油乳可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值且呈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于S期。同样,也有实验发现鸦胆子油乳能够抑制SHi a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诱导SHi a细胞发生凋亡。

    可见鸦胆子对宫颈癌的治疗是有一定的帮助,但在临床中它还没有单独被用来治疗宫颈癌,而是或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或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用来减少放疗的副作用,改善免疫力,所以鸦胆子的真正临床价值并没有被开发出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