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0年第5期
编号:11888985
尿激酶基底池灌注防治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刘 琦 王永和 曹培成 王道奎 李爱军 卜振富
第1页

    参见附件(1484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激酶基底池灌注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otomatic vasospasm)发生的预防作用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急性期手术的4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术中基底池置引流管,术后灌注尿激酶,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与25例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 6个月后总体预后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基底池灌注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可较好地预防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基底池灌注; 腰大池持续引流; 尿激酶

    [中图分类号] R743.35;R73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108-0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急性期手术治疗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而患者术后出现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1]。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快速、安全的手术后清除血凝块的方法,从而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本组资料为2004年1月~2006年9月在我科住院手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分级[2] Ⅲ~Ⅳ级的患者65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6~61岁,平均53岁;Hunt-Hess分级Ⅱ级18例,Ⅲ级17例,Ⅳ级5例; 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4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2~67岁,平均52岁; Hunt-Hess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1 例,后交通动脉瘤9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8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