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09年第32期
编号:11877446
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1月15日 刘 赛
第1页

    参见附件(1217KB,2页)。

    刘赛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其他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的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与硫唑嘌呤均为4周使用1次,治疗12周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运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的疗效要优于环磷酰胺,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 比较

    【分类号】R593.24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等有关,另外,此病多发于育龄妇女,估计与此期妇女的激素水平有关。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结缔组织纤维蛋白样变性、黏液性水肿及坏死性血管炎,特征性病变为[2]:①狼疮小体
------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并对其预后及其他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的9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即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疟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与硫唑嘌呤均为4周使用1次,治疗12周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中运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的疗效要优于环磷酰胺,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比较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1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