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临床医学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 > 第11期 > 第2期
编号:11983055
甲状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甲状腺结核又称结核性甲状腺炎,在结核病高发地区也是一种罕见疾病[1]。Lebert 1862年报道了全身播散性结核病并发甲状腺结核的患者;1878年Chiari发现7例死于播散性结核并发甲状腺结核的患者;Burns 1893年首次确诊1例原发性甲状腺结核患者;1894年Schwartz开创甲状腺结核脓肿引流术。迄今全世界仅有约200例报告[18]。国外占甲状腺手术患者0.1%~0.4%,国内占0.4%~0.76%[8]。

    1 甲状腺结核的临床特点

    1.1 近20年来,结核病在世界范围有增加的趋势[2],但甲状腺结核发病率却很低。Rankin统计美国Mayo医院11年内甲状腺手术20750例,甲状腺结核21例,占0.1%。Monen对10年间收治的颈部结核128例研究发现,甲状腺结核占全身结核0.076%,占颈部结核0.78%[3]。李志辉统计38年间甲状腺手术21136例,甲状腺结核16例,占0.075%[4]。发病率低的原因:①甲状腺血流丰富,高浓度氧及高碘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②甲状腺组织缺乏网状内质细胞,不易受结核杆菌侵袭;③Tbrri认为甲状腺滤泡的胶体能够阻止结核杆菌活动性[4]。Rankin认为滤泡中胶体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免疫作用。最近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合并结核杆菌感染时,肺外结核高达45%~75%,或是诱发甲状腺结核的重要原因。甲状腺结核发病高峰集中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病年龄偏小,平均32.4岁;进入本世纪为第二个阶段,发病年龄偏大,平均45.5岁[4],与国际上结核流行病学发展趋势比较吻合[5]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