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疗保健 > 《饮食保健》 > 《医食参考》 > 2013年 > 第6期
编号:12820729
丹红对ACS介入术后vWF、ET—1、NO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王钟秀 乔占瑞 杨林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 探讨丹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vWF、ET-1、NO的影响。方法 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治疗前、治疗后次日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WF)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复查vWF、ET-1、NO并比较。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NO显著降低(P<0.0l)。冠脉介入术后vWF因子升高(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丹红组vWF、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给予丹红治疗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治冠脉内血栓形成。

    关键词: 丹红;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1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29-02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有关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总称,通常由冠状动脉疾病导致。冠脉内斑块破裂和血栓的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是ACS患者血运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部分患者可发生急性和亚急性冠脉内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目前再狭窄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研究认为它是局部血管对损伤的一种生物学反应,其机制可能包括管壁弹性回缩、血管重构、血栓形成以及损伤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并向内膜下迁移等。而支架置入术仅能预防管壁弹性回缩及血管重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