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025
编号:13810972
脑苷肌肽对小儿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5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治疗小儿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80例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 试验组患儿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注射脑苷肌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MPO、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MRA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嗜睡、头痛、有呼吸障碍以及脑疝发生率分别为27.5%、20.0%、20.0%、25.0%, 低于对照组的50.0%、42.5%、42.5%、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脑苷肌肽;小儿急性颅脑损伤;临床症状;血清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5.049

    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是儿童临床急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对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积极、可靠的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1]。临床上采取降低颅内压和提供神经营养元素是对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常见的治疗方法, 但仍有部分患儿病情发展迅速, 儿童脑疝的发生时间比较短[2]。其中小儿急性氧化应激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重要机制。脑苷肌肽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制剂, 能有效抑制机体的全身和患儿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因此, 目前许多学者推荐脑苷肌肽作为一种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辅助治疗药物, 但对脑苷肌肽研究大多停留在整体疗效上, 临床血清学指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多年来, 作者对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进行了长期系统观察,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十二病房神经外科的80例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 研究比较了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采用脑苷肌肽结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以及与单独采用临床常规治疗的不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儿童医院十二病房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0例, 女20例;年龄15 d~12岁, 平均年龄(5.8±2.2)岁;平均病程(2.1±0.2)h;主要临床表现:昏迷17例, 恶心20例, 呕吐15例, 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1例, 呼吸困难6例, 生命体征紊乱9例。试验组患儿中男19例, 女21例;年龄14 d~12岁, 平均年龄(5.9±2.4)岁;平均病程(2.3±0.3)h;主要临床表现:昏迷16例, 恶心19例, 呕吐14例, 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2例, 呼吸困难7例, 生命体征紊乱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明确有颅脑损伤病史患儿;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既往无颅脑损伤史患儿;治疗后临床资料完整患儿。排除标准:脑苷肌肽致敏患儿;有严重心、肝以及肾功能不全或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患儿。

    1. 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 采取有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感染措施, 并给予患儿营养支持。试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5046, 规格:2 ml)治疗, 0.1~0.4 mg/(kg·次)脑苷肌肽注射液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2周。

    1. 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MDA、MPO、SOD、GSH-PX水平。治疗后取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肘静脉血5.0 ml, 抗凝后, 低速离心上层血清并冷冻于深低温冰箱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MDA、MPO、SOD以及GSH-PX水平;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嗜睡、头痛, 有呼吸障碍以及脑疝)。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后MDA、MPO、SOD、GSH-PX水平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MDA水平高于对照组, MPO、SOD、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表现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患儿嗜睡、头痛、有呼吸障碍以及脑疝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急性颅脑损伤发生的病因不同。小儿急性颅脑损伤高发期为<2岁以及7~13岁的儿童[3]。本研究中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年龄分布与作者获取的研究报告一致。报告显示, <2岁儿童以跌倒为主, 症状轻, 小儿急性颅脑损伤发生率低。然而, 由于7~13岁的儿童部分患有多动症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差, 部分兒童在攀爬和奔跑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摔倒或发生一些交通事故[4]。这部分儿童多表现为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症状严重。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醒来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暂时性意识障碍、昏迷、呕吐或者脉搏减慢等症状, 也可能出现嗜睡等一些脑震荡综合征[5]。在本研究中, 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及昏迷状态。临床动态CT检查应明确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是否有颅内血肿, 以免耽误治疗。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是一种由外力刺激引起的小儿损伤颅骨、脑组织以及脑血管由于外力导致机械变形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根据患儿脑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分为继发性脑损伤以及原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部位大多位于患儿的脑神经组织以及脑血管部位[6]。损伤后, 患儿脑神经纤维断裂且神经传出功能受损, 神经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表现为血肿、缺血、肿胀和颅内压升高, 脑组织常处于缺血、缺氧状态, 使患儿大脑代谢功能严重阻滞, 出现神经细胞自溶以及脑积水、血肿等症状, 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和康复[8]。脑苷肌肽注射液能促进患儿心脏和脑组织的代谢, 有效促进患儿损伤神经、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脑苷肌肽神经修复和再生功能与神经节苷脂有关, 神经节苷脂可以感知和传递细胞内外的信息, 参与细胞膜的合成、细胞生长、分化、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 有效维持神经细胞代谢的稳定性, 促进脑损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加速神经组织功能的恢复, 有效控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减轻脑损伤患儿脑血肿的症状, 改善患儿的生命体征[9, 10]。综上所述, 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采用脑苷肌肽治疗小儿急性颅脑损伤患儿, 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及临床表现。但是本研究纳入的样本例数比较少, 希望广大同仁继续进行本研究, 为临床治疗提供佐证。

    参考文献

    [1] 张华, 管洪林, 檀丽媛. CT图像计分及MMP-9、NSE检测对小儿颅脑损伤预后价值评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9, 28(5):577-583.

    [2] 刘胜, 曹作为, 王国安, 等. 小儿急性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8例报告. 中华创伤杂志, 1993(3):176-177.

    [3] 胡霞, 陈方方, 孔陈苏. 脑苷肌肽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1):1007-1010.

    [4] 郭安臣, 赵一龙, 苏芳, 等. 脑苷肌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分泌GDNF保护AAPH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中国卒中杂志, 2015, 10(4):291-297.

    [5] 张良明, 王菲, 柏若玉. 脑苷肌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 24(3):241-242, 248.

    [6] 黄向东, 王丹, 符振立.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和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比较.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6, 31(2):195-198.

    [收稿日期:2020-02-19], http://www.100md.com(姬广春 蒋飞 曲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