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2241
肺复张联合早期俯卧位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1期
     【Key words】 Pulmonary re-extension;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Effect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因非心源性疾病(创伤、休克、严重感染)促使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 导致呼吸衰竭、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发生, 若干预不及时, 可累及多种脏器受损, 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1]。为了保持呼吸通畅, 早期常实施机械通气治疗, 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但不稳定的肺泡反复闭合、开放, 可引起肺泡过度膨胀, 进而加重肺损伤, 因此还需配合俯卧位通气, 其能够有效减轻肺损伤, 改善氧合, 利于复张肺泡, 减小胸腔压力梯度, 联合肺复张治疗, 可减少肺泡萎缩性肺损伤, 促使更多萎陷肺泡张开, 在短时间内增加气道压力来增加肺容积, 从而改善预后, 利于改善呼吸不畅症状[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价值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纳入标准:①患者在通气治疗12 h后, PEEP≥5 cm H2O, 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2)≥0.6, PaO2/FiO2<100 mm Hg;②患者气管插管通气连续治疗<36 h;③患者经器械通气治疗后, 仍未改善氧合指标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