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381890
浅谈产后抑郁患者的护理重点(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2期
     【关键词】 产后抑郁;危害;相关因素;预防;护理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人深受抑郁的困扰, 思想困惑, 当患者患上抑郁症之后, 生活质量会逐步降低, 精神状态变得异常,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来说, 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临床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对事物兴趣不高、记忆能力逐渐降低以及心情易变等症状, 且经常产生焦虑和浮躁症状, 情绪较差, 态度消极, 对患者的生活与新生儿的健康均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 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探索有效预防产后抑郁及抑郁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产后抑郁症的定义

    产后抑郁症又被称作产褥期抑郁症, 指产妇于产褥期内发生的抑郁症状, 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通常发生于产妇产后2周, 临床表现为焦虑、易怒、沮丧、恐惧及对自身与婴儿健康的过度忧虑, 该病发生时, 患者通常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照顾新生儿的能力也显著下降, 严重者甚至有时可陷入昏睡、错乱的状态。产后抑郁症对于家庭以及产妇本身都有非常严重的伤害, 需要从源头出发, 对其加强强有效的防御, 以降低整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1-6]。

    2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原因

    2. 1 分娩 对于孕产妇而言, 孕产期合并症较为多发, 致使孕产妇身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影响其身体状况。分娩前, 受合并症的影响, 孕妇会对自身妊娠状况产生担忧, 再加上滞产、难产等带来的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孕产妇未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产程延长, 其心理、躯体应激作用增强, 进一步增加其内心的恐惧与焦虑, 进而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7]。

    2. 2 产妇生理因素 对于妊娠期孕妇而言, 雌孕激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妊娠期孕妇体内雌孕激素逐渐上升, 于孕晚期雌孕激素水平达到最高峰, 胎盘剥离后显著下降, 产妇脑内及内分泌组织儿茶酚胺功效明显下降, 致使产妇在行为及情绪上均发生相应变化。从孕妇妊娠至其分娩, 整个过程中, 孕妇体内雌孕激素不断升高, 待其分娩后雌孕激素逐渐恢复至孕前正常水平, 而哺乳期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產妇在生理上经历以上变化后, 致使其体内多巴胺功能亢进, 使其易发生焦虑、抑郁情绪[8-10]。

    2. 3 产妇心理因素 ①性格特征:对于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等性格的产妇, 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更易发生产后抑郁症。②心理状态:孕育、分娩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 对于产妇而言, 角色的突然转变均对其心理承受能力与适应能力带来较大考验。③思想压力:分娩后, 产妇在生活习惯、自身角色等各方面均产生较大改变, 再加上新生儿喂养困难、睡眠不足、对自身产后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的担忧等原因, 容易对产妇造成沉重的思想压力, 进而引发产后抑郁症的产生。

    2. 4 产科因素 近年来, 社会不断进步, 科技越来越发达, 产科设备日益更新,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仍然缓解不了产妇对分娩方式、分娩过程的恐惧与紧张, 尤其对于初产妇而言更加严重。同时, 分娩过程中, 医护人员对于产妇分娩的过多干预, 不仅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恐惧感与紧张感, 而且有可能对其产程产生影响, 以致发生难产, 对产妇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另外, 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会影响产妇的分娩状态[11-13]。

    3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与护理

    3. 1 产前干预 ①心理干预:在产妇分娩前, 家庭的护理人员要有效落实相关健康知识教育工作, 要加大对患者的卫生指导, 使其做好心理准备, 还要引导产妇进行相关活动锻炼, 提升产妇的身体抵抗能力, 帮助产妇调整心态, 帮助产妇消除分娩恐惧。②孕期保健: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孕期保健, 加强健康教育, 使其了解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③加强护患沟通:在产妇分娩前后, 护理人员要增加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机会, 要时刻保持温和而亲切的服务态度和护理态度, 时刻给予其鼓励并且针对产妇的兴趣, 减轻患者的紧张感以及恐惧感。

    3. 2 产程干预 ①全程陪护:为每例孕妇安排一名专职护士, 分娩开始时, 指导孕妇取坐位, 胎儿进入骨盆后再协助其仰卧, 分娩中要随时与孕妇进行沟通, 给予鼓励和支持, 缓解孕妇的紧张情绪。②密切观察与沟通: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产妇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和产程进展情况, 并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指导产妇定时小便, 以避免膀胱充盈;当产妇出现宫缩现象时, 护理人员要告诉产妇调整护理, 减轻疼痛感;指导产妇正确调整呼吸, 宫缩期间, 用鼻吸气、嘴呼气;分散产妇注意力, 缓解疼痛。

    3. 3 产后干预 ①增加舒适度:分娩后, 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阴道出血情况以及子宫收缩情况, 做好产妇产后的消毒护理和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工作, 同时还需关注产妇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变化, 采取必要的心理指导消除其产后顾虑。②健康教育:产后加强健康教育, 为患者传授相关新生儿养育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 指导吸吮, 讲解产后哺乳及护理事项, 传授育婴经验。③放松疗法:对患者实施放松疗法, 可进一步使患者心情放松, 缓解其不良情绪。例如应用音乐疗法, 根据患者不同时间段内的状态和心情变化情况, 为患者播放音乐, 在音乐中引导患者放松[14-18]。

    4 小结

    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来说, 必须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不然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还会对新生儿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降低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其他抑郁症患者来说,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原因是比较明确的, 因此必须加强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方法, 改善患者情绪和心情, 使得患者尽快适应治疗和护理环境, 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

    参考文献, 百拇医药(邓惠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