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83523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
     3. 2 hs-CRP hs-CRP是监测炎症反应的一个常用指标, 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CRP水平在受损伤后的6~8 h开始升高, 被认为是一种“晚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虽然CRP的特异性不高, 但是其血清水平的连续监测却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7]。CRP为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物, 在机体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可出现水平升高。一般出现在感染后6~8 h开始升高, 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24~48 h达峰值;张爱梅等[8]对NEC患儿进行早期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监测后发现, 随着有效的治疗, 病情的恢复, 两项指标均可显著下降, 因此对NEC早期诊断、病情演变及随访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价值。阿爽等[9]对3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常规进行CRP及白细胞(WBC)水平的连续检测, 将手术组及非手术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认为血清CRP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