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2268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 100例ICU重症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后, 心理指标(抑郁、焦虑、主观幸福感)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为(34.25±4.78)、(28.31±

    4.5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0±5.29)、(37.56±5.24)分, 而主观幸福感评分(69.52±7.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1±6.2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03±3.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2.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 提升护理质量, 且可增强患者主观幸福感, 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5.105

    在临床上, 需要对重症疾病患者进行监护的加强型病房, 即称之为ICU, 其是不断革新医疗器械技术、不断提升护理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医疗水平的时代产物, 且是针对性现代护理与独特医疗管理模式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1]。已有相关研究显示, ICU患者疾病的治疗以及病情恶化等, 均会受到其自身不良心理情绪的严重影响[2, 3]。因此本文即对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 年齡38~85岁, 平均年龄(48.5±5.1)岁。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 年龄39~87岁, 平均年龄(49.3±6.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即临床检查、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为:①首先患者接受ICU临床治疗后, 当其意识恢复, 且病情改善时, 则需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 并对其基本情况如医疗保险、经济状况、治疗态度等进行充分了解, 以便根据患者基本情况, 同主治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等对治疗方案进行商讨, 最终制定出医疗费用可接受、治疗效果较佳的方案, 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从而提升其治疗配合度。②其次治疗期间需将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病情变化、治疗进展等详细讲解于患者及其家属, 同时告知其疾病的可治愈性以及需经历的进程, 这样才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指导患者家属接班的护理操作和陪护知识, 以便让患者受到人性化、舒适化的护理服务, 从而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③多数ICU重症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病情, 因而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心理情绪, 如焦虑、抑郁等。此时护理人员则需耐心讲解心理因素与疾病发展的相互关系, 并主动给予患者心理安慰, 同时采取正向诱导、心理疏导等方式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不良心理情绪, 必要时可采取催眠疗法对患者加以纠正, 从而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④在监护重症患者的过程中, 注意根据患者喜好适当引入话题, 且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聊天, 以便转移其注意力, 也可通过读书看报、听广播、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可多对患者工作、儿女等话题进行交流, 避免患者单独静卧, 以防止其胡思乱想。一旦遇到患者敏感的话题, 则需及时终止, 以便形成轻松、愉悦的病房氛围。⑤注意对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相关手术准备, 要将院内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先进性等详细告知患者, 并做好术前指导和检查, 同时告知其手术治疗的可治愈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注意叮嘱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全程陪护, 以便患者保持身心稳定。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指标(抑郁、焦虑、主观幸福感)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①采用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分, 分数高低与抑郁、焦虑程度成正比。②采用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4]评价两组护理后主观幸福感得分, 分值高低与患者主观幸福感呈正比。③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护理质量,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 分为满意(>85分)、一般(65~85分)、不满意(<65分)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后心理指标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2.03±3.0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2.7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40/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百拇医药(韩娟 史磊)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