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3期
编号:13071265
探讨PICC置管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体重<1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 按照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中, 男28例、女22例;胎龄201~226 d, 平均胎龄(219.2±2.7)d;出生体重609~1500 g,平均出生体重(1213.8±95.8)g。观察组中, 男27例、女23例;胎龄200~225 d, 平均胎龄(219.7±2.2)d;出生体重610~1500 g, 平均出生体重(1211.3±96.3)g。两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选择24 G普通留置针, 根据常规静脉穿刺方法来实施穿刺。观察组患儿则采用PICC输液, 具体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入院后应将患儿及时放入暖箱, 结合患儿的体重和胎龄来对暖箱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调节, 让患儿温度保持为36.5~37.2℃, 让能量消耗能有效减少。并对感染、呼吸衰竭等进行积极治疗。②置管方法: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将相关物品准备好, 详细告知患儿家长置管的方法、目的和风险, 让患儿家长能更好配合。将患儿放置在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 加强保暖工作, 协助患儿选择仰卧位, 并加强血氧饱和度和心电监护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