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33期
编号:13071223
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
     1. 2 方法 重点观察统计患者人口学资料、病情诊断结果、用药情况以及心源性猝死病发前后时间段内症状变化及尸体检测资料等;采取数据量化分析, 并依据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作为参考。

    2 结果

    2. 1 原发病因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51例心源性猝死老年患者均存在明显心功能疾病, 其中伴有冠心病者构成比最高, 为27.45%(14/51);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 占17.65%(9/51);高血压心脏病, 占15.69%(8/51), 扩张型心脏病, 占13.73%(7/51);肥厚性心肌病, 占7.84%(4/51);余肺心病、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動脉夹层等诱因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另外在本次调查统计中发现, 当老年患者在心功能原发病症的基础上合并高血压者, 将明显提升心源性猝死发病率。

    2. 2 心源性猝死发病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研究发现, 患者在心源性猝死发病前期约有37.25%(19/51)患者具有明显的情绪激动情况, 同时29.41%(15/51)患者存在剧烈性运动状态;表明无论是情绪的异常变化或是机体运动过度均可造成心室颤动, 提升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另外患者长期的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可造成心源性猝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