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26期
编号:12949804
心衰伴低血压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心衰)伴低血压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方法 83例心衰伴低血压患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用药组(42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 给予利尿剂、吸氧治疗、氨茶碱常规治疗等, 联合用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61%,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5.24%,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伴低血压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确切,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硝普钠;多巴胺;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6.156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终末期表现, 也是一种复杂临床综合征, 临床发病率高, 预后差。有研究显示[1], 25%左右心衰患者可伴随低血压, 对于心衰伴低血压患者, 在治疗时应注重心衰症状的改善, 也要注重血压水平的提升, 避免单一使用降压作用药物, 以免导致低血压症状加重而无法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对心衰伴低血压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就诊的83例心衰伴低血压患者,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1例)和联合用药组(42例)。联合用药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5例;年龄37~76岁, 平均年龄(54.34±7.52)岁。其中心功能3级26例, 心功能4级16例。原发病:冠心病13例, 高血压心脏病12例, 扩张型心肌病10例, 肺源性心脏病5例, 风湿性心脏病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27例, 女14例;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54.82±7.14)岁。其中心功能3级25例, 心功能4级16例。原发病:冠心病14例, 高血压心脏病11例, 扩张型心肌病9例, 肺源性心脏病5例, 风湿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抗心衰治疗, 给予利尿剂、吸氧治疗、氨茶碱常规治疗等;联合用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多巴胺泵入速度为3~5 ?g/(kg·min), 硝普钠泵入速度从5 ?g/min开始, 并根据患者血压、临床症状的改变逐渐调整微量泵速度, 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2]。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副作用发生情况, 干预前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LVEF、LVDD,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体循环淤血明显改善, 肝脏缩小>2 cm, 未出现颈静脉怒张, 无肺部湿啰音, 患者在一般活动情况下无呼吸困难现象, 可平卧入睡, 心功能改善级别≥1级;有效:治疗后患者体循环淤血有所改善, 肝脏缩小≤2 cm, 颈静脉怒张减轻, 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 患者在一般活动情况下呼吸困难现象明显缓解, 可以30°卧位姿势入睡, 心功能改善级别1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12、19和10例, 总有效率为75.61%, 联合用药组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为29、11和2例, 总有效率为95.24%,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LVEF、LVDD比较 干预后, 常规组舒张压、收缩压、LVEF、LVDD分别为(87.37±5.72)、(45.95±4.92)mm Hg(1 mm Hg=0.133 kPa)、(35.37±9.12)%、(60.95±7.12)mm, 联合用药组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LVEF、LVDD分别为(92.34±7.13)、(53.63±5.14)mm Hg、(42.92±10.13)%、(55.37±4.12)mm, 联合用药组舒张压、收缩压、LVEF、LVDD情况均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有1例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现象, 2例恶心呕吐;联合用药组1例出现心悸, 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 常规组生存质量评分为(82.37±5.71)分, 联合用药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为(92.13±7.23)分, 联合用药组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衰是临床常见症状, 发病率高, 且预后欠佳。有研究显示, 大约25%心衰患者可同时伴随低血压症状, 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目前, 心衰伴低血压的有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重点[4]。心衰患者在治疗上应以改善临床症状, 提升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为基本原则, 但多数心衰患者可伴随低血压, 导致临床用药和治疗难度增加。常规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均会降低血压, 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因此治疗效果不理想, 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病情[5]。

    多巴胺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物质之一, 属于一种脑神经递质, 在下丘脑和垂体腺中占据重要地位, 可促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力, 以提升收缩压, 改善氧耗和冠状动脉血流。而硝普钠为常见血管扩张剂, 可有效扩张小动脉和静脉, 改善患者心功能, 促进心排出量和组织灌注量增加, 以发挥抗心衰作用。在治疗心衰并低血压患者过程中, 联合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 可有效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达到调节患者血压, 减少治疗副作用的目的。另外, 多巴胺还可有效改善单纯应用硝普钠所致低血压症状, 跟硝普钠联合使用是理想的用药组合。

    综上所述, 心衰伴低血压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促进血压的升高, 作用安全可靠, 无明显副作用, 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有益,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志梅, 刘焕云.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的疗效. 西南国防医药, 2013, 23(5):502-504.

    [2]唐柏林.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速尿治疗晚期低血压性心衰的效果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2(9):2009-2010.

    [3]何秀兰, 李沁晏.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速尿治疗晚期低血压性心衰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2):34-35.

    [4]梁兴盛. 多巴胺、速尿联合硝普钠治疗低血压性心衰80例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4, 15(33):127-128.

    [5]杨生平, 杨文娟. 不同方法治疗心衰合并低血压的疗效对比. 当代医学, 2014, 15(5):95-96.

    [收稿日期:2016-8-19], 百拇医药(闫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