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8期
编号:12868598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护性处理干预。方法 139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 均采取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分别评估患者及护理人员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救治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总结归纳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 护理过程中易造成护理纠纷事故的危险因素主要集中在医患交流有障碍, 占38.13%;其次为遵医行为较差及护理操作不规范, 占30.94%和23.81%, 环境因素、护理工作交接未记录与责任管理制度缺陷占比较低。结论 在日常护理心血管内科患者期间, 需重视护理潜在不安全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同时针对危险因素加强自身护理水平, 提升职业素养及工作责任心, 及时的掌握和更新护理新知识和新技能, 通过积极正性的服务责任意识有效排除潜在风险, 规避可能发生的护理投诉或纠纷。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80

    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主要科室, 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变化速度快并且难以预见, 其科室的护理工作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因心血管、呼吸内科的特殊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 对护理治疗过程产生不利[1, 2]。甚至因护理危险因素造成各类投诉事故法律纠纷, 对此如何避免事故发生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的热门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