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14期
编号:12859535
观察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其炮制减毒原理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各类毒性成分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方法 各取150 g山慈菇、草乌、吕宋果及白花曼陀罗, 将每种中药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 各75 g。实验组进行炮制减毒, 对比组不作处理。对比两组中药的毒性成分含量。结果 实验组中四种中药炮制后毒性成份含量显著低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练掌握各类中药的毒性成分, 通过严谨炮制等手段可减轻其毒性成分的含量, 为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药; 毒性成分; 中毒机制; 炮制减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97

    现如今很多人“迷信”中药, 认为中药药性温和, 可以大胆过量地服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是古语说“是药三分毒”, 中药也不例外, 我国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就传说有“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如果乱用、滥用中药, 也会有引起药物中毒[1], 临床上中药中毒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怎样减小中药的毒性, 充分发挥其疗效成为医生与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炮制是有效降低中药毒性的方法与手段之一[3]。本次研究对中药的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因为中药成分中的秋水仙素、乌头碱、番木鳖碱与阿托品类是中药中毒的主要几类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