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84028
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分析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的操作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33例茎突综合征患者, 均在内镜辅助下行茎突截短术,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腮腺后极是内镜辅助下行茎突截短术的主要解剖标志, 全部患者均在上述标准显露后定位茎突且成功截短。手术时间(54.3±10.9)min, 耳后切口长度(2.0±0.8)cm, 茎突的截除长度:右侧(2.5±0.8)cm, 左侧(2.7±0.7)cm。经过手术治疗, 主诉症状明显好转的患者7例, 完全缓解者26例。随访时间6~18个月, 平均随访(11.8±4.2)个月,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未复发, 术后耳周出现麻木感者2例, 经过相应处理后的3个月内消失,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面瘫。结论 内镜辅助下茎突截短术不仅创伤较小、容易恢复, 而且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术中通过将解剖标志暴露出来, 可准确进行茎突定位, 使手术质量提高,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内镜;茎突截短术;切口;手术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63

    由于茎突形态、方位异常或过长, 使临近血管神经受到刺激而导致的眩晕、头颈部痛、反射性耳痛、咽痛、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被称为茎突综合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