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84040
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损伤完全恢复19例;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损伤完全恢复1例;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较术前不同程度改善7例;术后18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较术前无改善1例。 结论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水平。

    【关键词】 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42

    高能量暴力外伤致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趋增加, 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 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致颈椎间盘突出, 压迫颈脊髓或神经根产生相应临床症状[1]。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其手术方式较多, 但大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减压不彻底;②创伤大;③术后颈椎失稳;④术后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本院骨科采用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 进行6~24个月随访, 探讨其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例, 男22例, 女6例, 年龄44~72岁。其中21例表现以神经根受压为主, 存在根性区域感觉减退, 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5例表现脊髓受压为主(4例存在不同程度感觉减退、四肢对称性瘫痪;1例出现中央管综合征症状, 上肢运动瘫痪重于下肢);2例为脊髓、神经根混合性损伤。在28例患者中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有24例(C4/5 11例, C5/6 13例);双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4例(C3/4、C4/5 1例, C4/5、C5/6 3例)。

    1. 2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 肩下垫枕, 高约4 cm, 行颅骨牵引(重量为1 kg)及双上肢沿躯干伸直位牵引(重量为2 kg)后, 常规消毒铺巾。取平病变颈椎间盘间隙右侧横切口(胸锁乳头肌内侧缘至颈中线过1 cm)长约5 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后向上下钝性分离;沿胸锁乳头肌内侧缘(颈血管鞘)及颈内脏鞘(气管、食管、甲状腺)间隙钝性剥离至颈椎椎体前缘, 以拉钩向两侧牵开暴露椎体, 显露椎体前缘前纵韧带, 用电刀在颈长肌间切开前纵韧带), 术中C臂透视见定位准确后, 于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分别各打入椎体撑开器固定钉1枚, 将病变椎间盘纤维环切开, 切除病变椎间盘组织及上下软骨中板至接近椎体后缘;上好撑开器并撑开病变椎间隙, 刮除后突椎间盘髓核组织, 暴露椎体后缘, 用钝性探钩于椎体后缘潜行减压, 用忍性探钩切开后纵韧带, 探查硬模囊受压情况。见减压彻底后取大小适宜髂骨植入到病变颈椎间隙中, 植骨块低于上下椎体前表面约3 mm;去除撑开器, 选用合适自动锁钉钛板固定在病变椎间盘上下椎体前侧。再次C臂透视确定植骨块及内固定物位置, 冲洗创口, 置一引流管切口外引出后,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 逐层关闭切口, 去除颅骨及双上肢牵引。
, 百拇医药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按Odom分类标准[2]评价手术疗效。

    2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损伤完全恢复19例;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损伤完全恢复1例(临床愈合71.4%);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较术前不同程度改善7例(基本愈合25.0%);术后18个月神经功能损伤较术前无改善1例(未愈合:3.6%)。

    3 讨论

    3. 1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机制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部外伤或慢性损伤的结果[3]。其发生机制为在颈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颈部外伤致纤维环损伤或破裂, 髓核向椎管移位, 导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有学者认为大多数患者是在颈椎退变的基础上加外伤才构成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条件。一般颈椎退变多发生于中老年人, 由于下颈椎较上颈椎活动度大, 下颈椎退变几率也相应增多。因此,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老年患者, 下颈椎间盘损伤为多见。
, http://www.100md.com
    3. 2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必须依靠颈椎X线、CT及MRI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切忌不能仅仅依靠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来确诊。

    3. 3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目的 颈前路手术操作方便, 出血少, 可充分显露突出的髓核组织及致压物, 从而直接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4]。尤其对于外伤性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前路手术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还能有效提高颈椎序列的稳定性[5, 6]。

    综上所述,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治疗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勇, 毛宾尧, 应忠追, 等.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现代实用医学, 2004, 16(1):20-23.
, 百拇医药
    [2]王振业, 韩永亮.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颈前路手术治疗的体会.山西医药杂志, 2005, 34(11):972-973.

    [3]侯为林, 瞿玉兴.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早期手术疗效.中国骨伤, 2006, 19(5):261-263.

    [4]庞志宏.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0):305-306.

    [5]刘淑霞.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8):31.

    [6]莫世奋, 李健, 曾勉东, 等. 2种微创方法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8):721-725.

    [收稿日期:2015-04-13], http://www.100md.com(袁瑞利?蔡秀华?邓贵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