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83979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及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6期
     【摘要】 目的 对药物性肝损害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调查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的患者42例, 对该病常见致病药物、临床表现及治疗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4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 中草药引起13例(31.0%);抗生素引起10例(23.8%);抗结核类药物引起10例(23.8%);解热镇痛药引起9例(21.4%)。临床表现主要为:乏力、黄疸、上腹不适、皮肤瘙痒等。停药并保肝治疗以后, 总有效率高达97.6%。结论 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主要是中草药, 必须要加强重视与预防, 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 从而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25

    药物本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工具之一, 但是它除了可以缓解患者的疾病痛苦之外, 还会对机体器官等造成很大的伤害。肝脏是人体器官中转化、代谢以及药物浓集的主要器官, 特别是口服药物对于肝脏的伤害很大, 一般人体口服药物以后, 药物会迅速进入到肝脏内, 肝脏内药物残留的浓度要比其他器官浓度高很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