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20期
编号:12594364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
     【摘要】 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 为防控传染病提供参考。使用计算机与人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 对“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相关论述进行分析和总结, 介绍其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治未病”是指在无病阶段防止发病, 不治已病, 治未病;在有病阶段防止疾病发作、传变, 倡导在病情轻浅阶段给予积极医治;在病愈阶段防止疾病复发, 使机体阴阳平衡、功能稳定。在传染病防控中强调未病先防, 注重“扶正”, 突出“既病防变”和“ 瘥后防复”。中医治未病理论具有丰富完整的理论依据, 适用于传染病防控的各个阶段, 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充分发挥其作用, 以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

    【关键词】 治未病;传染病;防控;应用

    治未病既是一种医学思想, 也是一种传统的健康理念, 其本义是未病先防, 以防患于未然、除疾于未萌和祛病于未起为根本目的[1]。近年来,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防控中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其主流观点可归结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 瘥后防复”等3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是指未雨绸缪, 避免发生疾病;“既病防变”是指采取措施阻断传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