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598665
两种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
     1. 2 入选标准 两组患者均非病理性骨折;经X线、CT检查证实均为单节段胸腰段压缩性骨折;MRI及CT检查显示骨块突入椎管<1/3, 无神经损害症状, 无需行椎管减压术;均不为翻修手术者且不伴陈旧性骨折;均知情同意。

    1. 3 治疗方法

    1. 3. 1 手术方法 术前分别对两组患者Cobb角和多裂肌MRI横断位面积进行测定。①A组:全身麻醉下俯卧位, 并通过体外过伸手法复位。C型臂X线机确定胸腰椎损伤节段, 体表分别标出伤椎相邻上下椎双侧椎弓根位置, 将椎弓根体表位置连成横线, 并标好中线作为手术切口。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 以病椎为中心做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并暴露两侧竖脊肌群, 寻找最长肌与多裂肌间隙钝性分开到关节突外侧。通过横突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并撑开复位。完善止血, 逐层缝合深筋膜、皮下及皮肤。②B组:手术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进行, 以病椎为中心后正中入路切开皮肤皮下腰背筋膜, 将椎旁肌从棘突及椎板上剥离推开, 暴露双侧关节突关节, 置入椎弓根螺钉, 连接固定棒, 撑开复位, 椎板间、横突间植骨, 术毕置引流管。

    1. 3. 2 术后处理[3] 两组术后应用抗生素24 h, 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管(B组), 第2天行俯卧位背伸锻炼、仰卧位五点式挺胸抬臀运动;两组卧床2周后于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术后12周去支具保护。均于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

    1. 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对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obb角及其纠正率, 术后3 d、1个月VAS评分, 术前和术后6个月多裂肌MRI横断位面积等进行记录分析;并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近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