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6期
编号:12599980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接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和分析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方法。结果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64例患者, 其中下肢骼骨静脉血栓患者有22例, 小腿部静脉血栓患者有28例, 混合型肾动脉血栓患者有14例, 所有患者经过药物促进或者介入治疗促进得到缓解和治疗, 其中有2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 有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结论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诊治可以得到康复, 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骨科创伤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药物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34

    在骨创伤手术后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会有所增加, 同时血液也会处于高凝的粘稠状态下, 同时, 患者的上血流会因为发生创伤而变得缓慢, 静脉与机体下肢中回流受到一定的阻碍, 这样的现象就会导致患者在骨创伤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阻碍, 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所以, 应该对骨创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给予积极的预防和诊治[1]。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 对骨科创伤后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22例, 年龄最大60岁, 年龄最小34岁, 平均年龄45.6岁, 其中股骨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有17例,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有15例,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有14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18例。

    1. 2 临床表现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有下肢骼骨静脉血栓患者22例, 患者有压痛的症状, 同时还伴有肿胀和浅静脉的发生以及怒张的现象, 此外患者也会因为深静脉血栓而发生皮温升高;有小腿部静脉血栓患者28例, 患者小腿会有压迫感、痛感和肿胀感, 但是患者的浅静脉血栓并未发生怒张;有混合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14例, 患者除下肢有痛感和肿胀感之外还会发生浅静脉怒张, 皮温也会升高。

    1. 3 方法
, 百拇医药
    1. 3. 1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下肢肿胀的临床表现初步的进行诊断, 之后给予下肢彩超检查, 检查部位包括股、髂外以及胫前、胫后静脉, 同时观察和测量患者下肢静脉血管腔内的血流量、流速以及方向。

    1. 3. 2 治疗方法 对患者的治疗包括一般处理:抬高患者的患肢, 用弹力绷带对患者进行包扎, 指导和训练患者进行肌肉主动收缩。同时也包括药物治疗:试验研究中24例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注入诊治, 剂量为8 U/次;有28例患者给予肝素静脉滴入诊治, 剂量为6250 U/次。在此基础上也可以给予患者介入治疗:12例患者联合给予经髂静脉取栓子、超生消融, 髂静脉支架置入的介入方法治疗。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64例患者, 其中下肢骼骨静脉血栓患者有22例, 患者经过9 d的诊断和治疗得到恢复;小腿部静脉血栓患者有28例, 患者经过4 d的诊断和治疗得到改善、疼痛缓和, 皮温和肿胀消退;混合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有14例, 患者经过11 d的诊断和治疗得到缓解;所有患者均接受药物促进或者介入治疗, 其中有2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 有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理通常为, 患者在骨科创伤术后血液处于粘稠的状态之中, 同时, 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之后患者的血液循环、供应和流动均会发生一定的障碍, 导致患者的皮肤色素沉着于患肢中, 同时, 患者还可能发生间断性的肿胀和跛行。如果不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可能导致发生肺栓塞, 导致患者呼吸系统衰竭, 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2]。

    在预防患者骨创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患者术中吸血带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压力不能过高, 同时尽量减少手术的创伤和时间, 术前有高凝状态的患者给予抗凝药的预防治疗, 积极的纠正白蛋白, 术后指导患者尽快下床运动, 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促进回流[3]。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选择, 进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4]。
, 百拇医药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26例患者, 其中下肢骼骨静脉血栓患者有22例, 小腿部静脉血栓患者有28例, 混合型肾动脉血栓患者有14例, 所有患者经过药物促进或者介入治疗促进得到缓解和治疗, 其中有2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溶解, 有3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

    综上所述,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诊治可以得到康复, 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曾健聪, 罗伟坚, 杨云海, 等.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吉林医学, 2014, 22(18):3981-3982.

    [2] 李朝发.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28(20):437-438.

    [3] 白晓兵.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0(26):228-229.

    [4] 程海松, 吴亚军.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中国美容医学, 2012, 32(20):1328-1329.

    [收稿日期:2015-01-14], 百拇医药(侯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