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3期
编号:12605768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就诊时间分成A组(55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 B组则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行为期1.5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脑室恢复情况, 比对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A组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侧脑室明显缩小、颅内压正常且室旁水肿消失者23例(41.8%), 侧脑室缩小50%以上、颅内压正常且水肿消失者30例(54.5%), 治疗无效者2例(3.6%), 同B组的20例(43.5%)、25例(54.3%)和1例(2.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在术程、住院耗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均明显高于B组 (P<0.05)。结论 对老年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积水
, 百拇医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70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SAH后因脑脊液分泌过多易发生脑积水, 对患者预后质量及生命健康不利。临床治疗SAH后并发迟发性脑积水多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方案, 但在长期研究中, 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其存在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等弊端[1]。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新型术式, 其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者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次研究选取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受试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09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1例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 女44例;年龄(69.9±1.0)岁;SAH后并发迟发性脑积水间隔(4.6±0.7)周;类型:原发性SAH 25例, 继发性SAH 76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①符合SAH合并迟发性脑积水临床诊断标准者;②65~80岁老年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相关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随访期失联或中途退出治疗者。根据就诊时间分成A组(55例)和B组(4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 2 治疗方法

    1. 2. 1 A组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参考《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操作经验》[3]中相关流程完成手术。

    1. 2. 2 B组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①取仰卧位, 予以全身麻醉;②于冠状缝前10 mm、中线旁25 mm处行钻孔, 穿刺脑室;③使用硬质神经内镜置入侧脑室及三脑室;④观察脑室结构;⑤与双侧乳头体前方无血管区域行造瘘术, 双极电凝开小孔, 扩张球囊扩展至5 mm;⑥确认第三脑室畅通后退出内镜, 止血后闭合脑膜, 逐层缝合创口。

    1. 3 观察指标 行为期1.5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脑室恢复情况, 比对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 1 脑室恢复情况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均行为期1.5年随访, A组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侧脑室明显缩小、颅内压正常且室旁水肿消失者23例(41.8%), 侧脑室缩小50%以上、颅内压正常且水肿消失者30例(54.5%), 治疗无效者2例(3.6%), 同B组的20例(43.5%)、25例(54.3%)和1例(2.2%)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 0.00, 0.19, P>0.05)。

    2. 2 治疗指标及预后情况对比分析 A组在术程、住院耗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均明显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SAH伴迟发性脑积水老年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选取101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予以新术式的B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内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脑室基本恢复正常且颅内压正常者共20例, 占总治疗人数的43.5%, 脑室明缩小且水肿消失者25例, 仅1例患者因年龄过大致使治疗无效, 接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健康。此次受试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上均无明显差异, 说明两种术式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对降低颅内压、缩小脑室、消除水肿等具有积极意义。苏祖禄等[4]也在其报告中得到类似结论。此外, 本研究还针对两种术式对老年患者预后影响情况进行分析, 发现B组不论术程、住院用时及术后复发、并发症发生等各方面均明显优于A组, 表明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相较于脑室-腹腔分流术, 具有术程短、恢复快、复发率低、预后理想等优势, 对提高抵抗力低下、免疫力弱、身体机能差的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老年患者采用此术式不仅可获得理想疗效, 还能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耐受性, 医师可将其作为老年SAH伴迟发性脑积水患者首选术式临床推广使用。刘吉祥等[5]也对上述结论予以支持。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 对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迟发性脑积水患者予以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疗效确切, 可有效降低其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国栋, 李维平, 黄贤键, 等.神经内镜下和传统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评价.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0, 9(3):308-311, 315.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06, 14(2):143.

    [3]史益民.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操作经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8, 24(4):308-309.

    [4]苏祖禄, 苏海, 张毅, 等.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迟发性脑积水的临床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3):540-541.

    [5]刘吉祥, 吴峰, 任洪波, 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附32例报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4):355-356.

    [收稿日期:2014-12-15], 百拇医药(张卫民 万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