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614385
股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84例股骨干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 各4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 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术后;护理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主要是股骨转子下至髁上的股骨发生了骨折的现象, 该现象是骨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致病原因为重物直接打击、车轮碾压、火器性损伤等直接暴力作用于股骨引起股骨干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 同时有广泛软组织损伤[2]。本科对于84例股骨干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式, 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股骨干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男49例, 女35例, 最小年龄40岁, 最大76岁;平均年龄55.2岁;患者均行心电图、放射线、超声等术前检查, 其中2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23例患者合并房颤, 1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其中股骨上段骨折18 例, 股骨中断骨折27 例, 股骨中下段骨折8 例;闭合性骨折22 例,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9 例;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 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 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等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 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运动, 无活动障碍;基本治愈:患者具有轻微的活动障碍;有效:患者略显跛行。总有效率=(痊愈+基本治愈)/总例数×100%。
, http://www.100md.com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81%, 护理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常规组患者42例中满意35例, 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 护理组患者42例中满意40例, 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 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对股骨干骨折的术后护理, 作者认为护理人员需要精确掌握关节置换各个环节康复指导理论和科学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后常规护理:注意密切观察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的变化, 术后24 h内密切注意术区敷料及其渗出情况, 注意远端肢体的皮肤颜色、皮温、微循环及同侧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 以便尽早发现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后患者应取仰卧位, 患肢用垫抬高于外展中立位。术后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换药, 一般无感染时2 周左右拆线。为了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每日开窗通风, 减少家属探视时间, 保持室内物品清洁。②心理护理要熟悉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调整情绪变化, 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前术后有关骨折治疗的相关知识。③防止并发症:a.预防褥疮:因患者术后长期卧床, 可应用气垫床, 术前知道患者床上排便, 每隔2小时按摩身体受压部位、翻身、叩背, 并嘱患者家属注意受压部位皮肤变化;b.多饮水, 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 避免泌尿系感染。c.预防肺栓塞:骨折术后身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期卧床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这是形成肺栓塞的主要原因[3]。深静脉血栓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及体征, 一旦栓子脱落致肺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为猝死性, 症状不典型。患者术后突然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低血压休克等症状, 应及时告知医生;d.预防特殊并发症: 严重粉碎性骨折等一些不稳定骨折, 术后不要在术后过早活动, 以免引起固定物变形、折断。因此, 在术后护理中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其重要性, 轻柔的进行护理动作, 患肢避免过度活动。④术后功能锻炼护理:术后6 h患者即可开始足部训练。随着切口疼痛的减轻, 腿部肌肉可行等长或等张收缩训练及抬臀动作, 由平卧位改为半卧位。术后5 d, 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 不能过度活动, 动作轻柔, 幅度要由小到大。在肿胀消退、软组织愈合以后, 可下床扶拐行走, 但不能完全负重, 活动要以患肢无疼痛、不疲劳为度。在功能训练过程中, 嘱家属注意防护、避免摔倒, 不可过度用力下蹲、扭转等, 以免导致内固定物的松动、折弯或断裂。在愈合期间, 患者借助拐杖不可负重, 直至临床愈合。
, http://www.100md.com
    本次实验表明, 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81%, 护理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 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 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于股骨干骨折术后系统的术后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有利于临床治愈, 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金兰, 高小雁.实用骨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358.

    [2] 刘发平, 周敏, 苏琦, 等.胫腓骨多段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1):78-80.

    [3] 邱贵兴, 杨庆铭, 戴魁戎, 等.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 2005(7):636-640.

    [收稿日期:2014-10-27], 百拇医药(刘静?王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