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8期
编号:12614560
抗菌联合抑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与抑胃酸分泌药物联合使用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雷尼替丁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8%, 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溃疡的愈合,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抗菌药物;联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 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常导致呕血、黑便甚至穿孔等并发症。本文将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与雷尼替丁、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近2年来到本院就诊的经X线或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例共87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44例, 其中男38例, 女6例;对照组43例, 其中男40例, 女3例;年龄19~63岁, 病程10年之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奥美拉唑25 mg/次, 2次/d, 左氧氟沙星200 mg/次, 3次/d, 甲硝唑200 mg/次, 3次/d;对照组用雷尼替丁200 mg/次, 2次/d, 左氧氟沙星200 mg/次, 3次/d, 甲硝唑200 mg/次, 3次/d。所有药物连用4周, 4周后复查, 患者服药期间禁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对胃黏膜损伤的药物。

    1. 3 疗效判定标准 4周后复查, 以痊愈和好转判定为有效, 包括患者症状消失, 溃疡灶转为瘢痕期或消失, 溃疡灶转为愈合期或缩小>50%。患者仍有不适, 干扰正常生活, 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 溃疡灶仍然为活动期或缩小<50%, 则判定为治疗无效。观察患者有无皮疹、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眩晕、嗜睡、失眠、头痛等, 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 如有异常, 记录为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溃疡痊愈率 联合用药4周后, 治疗组痊愈34例, 好转7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12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4.42%。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症状缓解率 治疗组2周内27例症状消失, 4周内41例症状缓解或基本缓解, 对照组2周内19例症状消失, 4周内32例症状基本缓解。其他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但是病灶均没有转为愈合期或溃疡面积<50%。

    2. 3 清除率 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为86.36%(38/44);对照组Hp 清除率为48.84%(21/4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2. 4 不良反应 患者偶有恶心、无呕吐, 经调整服药顺序及时间, 症状改善, 患者服药依从性好。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参与的疾病, 是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矛盾失衡的结果, 近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除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溃疡外, 几乎所有消化性溃疡, 尤其是十二指球部溃疡均可查到Hp感染的依据。同时,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表明:溃疡病的复发与Hp的未根除或再感染直接有关。对于Hp阴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应注意是否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造成的假阴性[1]。Hp虽不是导致溃疡病的唯一因素, 但毒力型Hp 感染却是消化性溃疡重要因素, 它通过破坏和削弱胃黏膜屏障、炎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影响胃酸神经内分泌轴等多种途径致病。因此, 对每一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都必须作出有无Hp感染评价, 对于Hp阳性的溃疡病, 在抗酸治疗的同时应进行根除Hp治疗, 以提高痊愈率, 降低复发率。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愈合”与“痊愈”是不同的概念, 传统的单纯抑酸治疗只能使溃疡愈合, 而根除Hp则彻底改变了消化性溃疡的自然病程, 达到远期痊愈的目标。令人遗憾的是大量新药根除Hp使溃疡愈合率达95%以上, 但复发率仍很高。Hp根除后消化性溃疡年复发率为6.45%, Hp阳性消化性溃疡病年复发率可达23.3%[2]。其主要原因是:耐药菌株的出现, 高Hp负荷量, 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差等[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目前不是难题, 但治愈者停药后复发率相当高, 这是令医生和患者头痛的问题。目前已有较多医药工作者在研究抗复发的措施。复发原因有多种, 但目前多人认为治愈后立即停药者极易复发, 故建议消化性溃疡患者治愈后不宜立即停药, 可大大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 百拇医药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主要症状缓解率、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基本相似。抑酸抗菌药合用, 无论在症状缓解和溃疡愈合率上, 还是在Hp阴转率上, 均取得明显效果。采用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及奥美拉唑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促进溃疡的愈合,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娅.抑酸抗菌药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1, 11(3):98-99.

    [2]杨子敬.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内科, 2009, 4(6):925-927.

    [3]姚宏昌.消化性溃疡研究的若干进展.医学与哲学, 2010, 31 (10):8-15.

    [收稿日期:2014-10-30], 百拇医药(邹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