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21965
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李忠民 苏志来 陈健 马晓雁 张建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922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急诊科抢救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 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 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71%, 高于对照组81.43%,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诊到达现场的时间为(8.23±3.55)min、急救成功率为97.14%、差错发生率为5.71%, 分别优于对照组(12.45±5.64)min、88.57%和17.14%, 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管理工作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风险管理;急诊管理;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是针对抢救过程中所出现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而进行的科学化管理[1]。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发病急、变化快、抢救时间紧、可控程度低, 若不给予第一时间、第一质量抢救, 则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 引发纠纷, 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本院大力强化急诊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应用, 取得可观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患者14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0例。观察组中男38例, 女32例, 年龄13~85岁, 平均年龄(52.1±5.8)岁;病种:脑血管意外24例, 多发性创伤20例, 中毒11例, 急性心肌梗死6例, 急性心力衰竭5例, 心绞痛4例。对照组中男34例, 女36例, 年龄12~83岁, 平均年龄(53.4±6.1)岁;病种:脑血管意外25例, 多发性创伤19例, 中毒8例, 急性心肌梗死7例, 急性心力衰竭6例, 心绞痛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 ......
------
    李忠民 苏志来 陈健 马晓雁 张建军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0例急诊科抢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5.71%,高于对照组8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诊到达现场的时间为(8.23±3.55)min、急救成功率为97.14%、差错发生率为5.71%,分别优于对照组(12.45±5.64)min、88.57%和17.14%,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管理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管理 应用效果

    【分类号】R197.3

    风险管理是针对抢救过程中所出现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而进行的科学化管理[1]。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发病急、变化快、抢救时间紧、可控程度低,若不给予第一时间、第一质量抢救,则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引发纠纷,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本院大力强化急诊管理工作中风险管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