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30期
编号:12638711
血站采血护士工作中的潜在危险及防护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
     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 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 但我国是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 约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所以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其血液及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传染性。采血护士在工作中潜在危险很多, 特别是针刺伤其危害性大, 后果严重, 可以直接导致血源性传染病感染。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分析原因, 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1 潜在的危险因素

    1. 1 针头刺伤 这是采血护士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险, 在血液采集流程中, 从取下护针冒、静脉穿刺、拔针、压迫针眼、留样、传递、热合直到剪掉针头置入利器盒内等, 各项操作都可能存在被刺伤的危险。引起针头刺伤的常见因素有:①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操作不规范 ......
------
    段艳芳 刘孟春 褚新建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

    【摘要】正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但我国是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约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所以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血液及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传染性。采血护士在工作中潜在危险很多,特别是针刺伤其危害性大,后果严重,可以直接导致血

    【关键词】 采血护士;乙肝表面抗原;针刺伤;携带者;高危人群;潜在危险;职业防护措施;采血过程;采血人员;服务对象;

    【分类号】R47

    血站的主要工作是采供血,服务对象中献血者虽然为正常人群,但我国是病毒肝炎的高发国家,约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所以仍有相当比例的献血者为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血液及血液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