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373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陈淦 严梓乐 梁文俊 卜淑华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关系,炎症反应,多普勒超声脂质沉积于动脉形成局部斑块的过程由炎症反应介导,作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C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相关性, 探讨炎症反应和颈动脉硬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将149例受试者分为急性脑梗死组71例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组78例, 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送检甘油三酯、总胆同醇、C反应蛋白,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测量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结果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组;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明显高于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组(P<0.05)。急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呈正相关(r=0.240, P=0.044), 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无明显相关性(r=-0.025, P=0.827)。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中内膜厚度与急性脑梗死有关, 联合血浆C反应蛋白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初步预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危险性。

    【关键词】脑梗死;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多普勒超声脂质沉积于动脉形成局部斑块的过程由炎症反应介导, 作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C反应蛋白, 不仅是炎症反应的标志, 它同时可以损伤血管内皮, 导致斑块破裂, 引发卒中, 其水平的升高对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近年来随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 人们发现炎症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应用颈动脉超声技术,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49例, 其中急性脑梗死组71例, 男41例, 女30例, 年龄46~81岁, 平均(66.56±11.24)岁,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3]。无症状颈动脉硬化组78例, 其中男46例, 女32例, 年龄50~88岁, 平均(71±1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