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473909
胺碘酮和维拉帕米转复阵发性房颤比较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5日 周海蓉?李治国
第1页

    参见附件(2024KB,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比较胺碘酮与维拉帕米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 分为A组与B组, A组采用胺碘酮, B组采用维拉帕米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转复成功率为78.4%;B组为转复成功率为56.8%, 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 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B组有2例心动过缓。结论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成功率高, 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胺碘酮;维拉帕米;房颤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占心律失常患者的1/3, 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1]。心房颤动可导致血栓的形成, 在临床上应尽可能的转复成窦性心律。直流电转复率很高, 但是需要进行麻醉, 在技术上有所限制, 常用于房颤合并明显的心力衰竭或是严重心绞痛等紧急症状。药物转复是临床最常使用的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较多, 为了更高的治疗本组对胺碘酮与维拉帕米治疗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 分为A组与B组, 其中A组37例, 男20例, 女17例, 年龄34~70岁, 平均(37.6±5.5)岁, B组37例, 男19例, 女18例, 年龄35~68岁, 平均(35.7±5.2)岁, 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为阵发性心房颤动, 两组患者均发生在48 h以内, 无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病窦综合征、甲亢等, 近半个月内未服用抗心律失常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两组患者其年龄、性别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建立静脉通路和心电监护。A组给予胺碘酮(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2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