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08416
量压法和酶法测定血清二氧化碳的方法学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5日 耿满奎 赵斌 韩龙 岳玺
第1页

    参见附件。

     3. 3 测定血清二氧化碳影响因素很多, 在各个环节都容易导致误差的产生, 下面就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 3. 1 两种方法测定原理不同, 不同方法之间本身就会存在差异。量压法原理是利用压敏传感器来完成二氧化碳的测量, 样品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与其相应电压成正比; 酶法的原理是碱化标本后二氧化碳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苹果酸脱氢酶 -NADH的偶联反应体系测定, 在波长340 nm 处, 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成正比[1]。

    3. 3. 2 血液标本开盖后应在 60 min 内测定出结果。因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离体后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如果开盖后长时间不做, 容易使二氧化碳逸出从而使测定值降低[2]。检验人员接到标本并打开试管后, 应立即检测, 时间上一定要有紧迫感。如不能立即测定, 最好保持试管的密封状态。

    3. 3. 3 采用真空负压管, 样本在密闭环境中保存, 可以防止二氧化碳从血清中逸出。在一定时间内, 测定结果相当稳定[3]。

    3. 3. 4 酶法的优点是适合大批量标本。缺点是检测过程中试剂易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