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465366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25日 黄威 刘锦涛
第1页

    参见附件(3387KB,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小肠疾病诊断效果的方式。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 观察组使用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来判断双气囊内镜插入深度, 对照组使用传统深度评估方式, 最终距离以手术测得病灶距离为准, 分析两种方式的评估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并发症, 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符, 对照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51±23.5)cm, 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00±12.4)cm, 观察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43±20.5)cm, 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98±13.5)cm, 上述数据组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气囊内镜外套管对于插入深度的判断更加的简单, 准确度与传统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双气囊内镜;诊治;小肠疾病;分析

    小肠疾病的诊断是消化领域的诊断难点, 目前, 常使用双气囊内镜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 双气囊内镜能够直视整个小肠黏膜, 也能够对病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使用价值。但是由于小肠冗长、所处位置深、呈盘曲折叠式排列, 使用推拉内镜的方式会由于肠腔结袢, 内镜会出现反复滑脱或者不易顺利推进的情况, 判断较为困难。近年来,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通过计算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来判断双气囊内镜插入深度, 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组成观察组, 男11例, 女9例, 年龄19~79岁, 平均年龄为(54.3±2.4)岁。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组成对照组, 年龄18~74岁, 平均年龄为(51.3±3.1)岁。两组患者均出现不明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腹痛其中一项或者多项情况,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按照美国肠胃病学会(AGA)定义标准, 即经上下消化道内径检查未发现病因或者出现持续性的消化道出血 ......
------
    黄威 刘锦涛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准确评估插入深度提高双气囊内镜小肠疾病诊断效果的方式。方法选择本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由于怀疑小肠疾病行双气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外套管向体内回缩距离来判断双气囊内镜插入深度,对照组使用传统深度评估方式,最终距离以手术测得病灶距离为准,分析两种方式的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结果相符,对照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51±23.5)cm,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00±12.4)cm,观察组中经口检查从屈氏韧带到病灶平均距离为(143±20.5)cm,经肛检查由盲瓣到病灶平均距离为(98±13.5)cm,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囊内镜外套管对于插入深度的判断更加的简单,准确度与传统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准确评估插入深度 双气囊内镜 诊治 小肠疾病 分析

    【分类号】R656.7

    小肠疾病的诊断是消化领域的诊断难点,目前,常使用双气囊内镜诊断的方式进行诊断,双气囊内镜能够直视整个小肠黏膜,也能够对病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使用价值。但是由于小肠冗长、所处位置深、呈盘曲折叠式排列,使用推拉内镜的方式会由于肠腔结袢,内镜会出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87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