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2676538
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诊治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4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03月~2013年09月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变42例,可疑病变包括局部黏膜粗糙不平、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首次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在普通胃镜下观察可疑病灶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然后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42例患者确诊为腺癌3例(7.14%),高级别内瘤样变4例(9.53%),低级别内瘤样变11例(26.19%),慢性炎症及肠化生24例(57.14%)。结论 超声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对指导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超声内镜;早期胃癌;诊断治疗

    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其病死率比较高,据报道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但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20%~30%[1]。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检出率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方法,但常规的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发现率不高,并常导致漏诊。近年来出现了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不但可以从客观上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进而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而且为胃癌进行客观TNM分期提供了依据从而指导治疗方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内镜中心2012年3月~2013年9月对42例胃黏膜可疑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及靶向引导活检,提高了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及选择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
------
    陈海山 龚锦容 杨长青 黄朝忠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03月~2013年09月行普通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可疑病变42例,可疑病变包括局部黏膜粗糙不平、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首次病理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在普通胃镜下观察可疑病灶黏膜,记录病变的大小、范围,然后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取活检,所有病变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42例患者确诊为腺癌3例(7.14%),高级别内瘤样变4例(9.53%),低级别内瘤样变11例(26.19%),慢性炎症及肠化生24例(57.14%)。结论超声内镜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对指导治疗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早期胃癌 诊断治疗

    【分类号】R735.2

    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其病死率比较高,据报道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但进展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20%~30%[1]。因此,提高胃癌的早期检出率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方法,但常规的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发现率不高,并常导致漏诊。近年来出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