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6期 > 正文
编号:12405961
药物联合低位超小水囊应用10~16周引产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谭庆华 吕荣君 张玲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观察中期妊娠10~16周要求引产患者186例药物联合低位超小水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次,2次/d。试验组服完2次米非司酮后宫颈放置水囊,第3天晨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L,对照组米非司酮的用法同上,于第3日口服米索600μg,宫缩欠佳者可3~4h后再次给予米索400μg顿服。结果两组引产时间及产后胎盘残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流产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流产率显著提高。结论药物联合低位超小水囊应用10~16周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胎盘残留率。

    【关键词】 超水囊引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分类号】R719.3

    临床上终止妊娠通常在妊娠7周以内做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7~10周人工流产最为适宜,妊娠16~28周通常用利凡诺或水囊引产,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广为推广,中期妊娠的各种引产方法,一般用于妊娠4个月以下的成功率低,妊娠月份愈大成功率愈高。由此妊娠10~16周需终止妊娠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1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