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360601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临床分析与治疗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王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孕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并且选择同期的产后无出血的120例患者作对比,回顾分析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率、出血时间以及引起患者出血的原因。同时注意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与孕妇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 病理产科是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孕妇产后子宫缺乏收缩力是患者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 孕妇产后出血的频发跟多种因素有关;加强患者孕前的宣传教育以及孕期的管理,分娩手术时严格掌控剖宫产手术的各个指征,提高助产人员的技术等是产后出血较为有效的防范治疗措施。

    【关键词】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防治与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为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5.4岁。将这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入院诊断均符合产后出血标准。选择同期产后无出血的1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19~49岁,平均年龄26.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入院时间、停经天数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回顾分析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统计产后出血率、出血时间以及引起患者出血的原因。同时注意患者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与孕妇产后出血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分析所得的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36%(120/2240),产后出血量均在450~3400 ml,有85例(70.8%)孕妇在产后出现严重出血,发生在2 h内的共有90例(75%)。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65例(51.2%)、胎盘因素28例(23.3%)、产道裂伤4例(3.3%)、还有3例(2.5%)患者因为其他一些因素(子宫内翻、凝血功能障碍、产后膀胱充盈过度等)引起产后出血。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等与孕妇产后出血等,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渤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各项因素对比详情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我国产后孕妇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根据最近发布的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在4.47%[2],本次研究的产后出血率为5.36%,与资料基本符合。此前的研究方向多集中在研究患者的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胎盘因素等等。本次研究笔者也证明了产后出血与这些因素有直接关系,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单一存在引起产后出血,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较为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有: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以及剖宫产等。

    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最多采用的就是提前的预防治疗。根据本次研究所找出的引发孕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笔者建议应该采取如下的措施加以预防治疗:①加强对处在育龄妇女的宣传教育,着重强调育龄妇女应做好避孕措施,尽量减少意外妊娠所造成的引产或流产,预防多孕多产,以减少胎盘因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②加强对产妇的孕期管理,并指导患者的日常饮食,尽量控制胎儿的体重,并且要通过产前的体检及早发现并全力消除并发症的影响,对于不适宜妊娠的孕妇应该劝其早日终止妊娠[3]。③剖宫产手术时手术人员应该严格掌握对产妇的剖宫产指征,并且应该尽量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为孕妇创造最为合适的分娩环境。④对于临产的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增加与孕妇的交流,消除其心中的负面情绪,生产时应该给予孕妇全程陪护措施,并进行有效的言语沟通,增加产妇的信心,减轻产妇对于生产的焦虑与恐惧,让产妇保持充足的体力以此来缩短产程,大大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4]。⑤院方应该持续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生的剖宫产手术技术,尽量规范手术操作,并且选择较为合适的子宫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⑥加强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在术后的2 h内应该尤为加强对产妇的监测护理,发现异常应立即处理。

    参 考 文 献

    [1] 何婷.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09): 4797-479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