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46709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结局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万忠艳 于晓勇 王泽曼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孕妇阴道分娩结局及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方法 实验组孕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按照不同锻炼时间分为产前组(n=50)、产后组((n=50)及全程组((n=50);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作为对照组((n=50)。记录阴道分娩情况,产后3个月行会阴B超测量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评价产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产后组及对照组孕妇阴道出血量、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均高于产前组和全程组(P<005)。对照组患者膀胱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者低于产前、产后及全程盆底肌功能锻炼组(P<005)。 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改善阴道分娩结局;并且对于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盆底肌;功能锻炼;阴道分娩;盆底功能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妊娠和分娩可改变经阴道分娩后的女性下尿路控尿系统,引起压力性尿失禁[1]。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改善妇女产后生活质量。本研究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孕妇阴道分娩结局及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妇200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的初产妇,产时经阴道分娩,胎儿出生时体重小于4 kg,平均年龄272±54(20~35)岁。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孕产妇进入实验组,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进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能完成产后随访3个月。

    12 实验分组

    实验组孕妇于孕28周开始功能锻炼至分娩前为产前组(n=50),于产后锻炼3个月为产后组((n=50),产前锻炼至产后3个月为全程组(n=50)。

    13 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2, 3]

    锻炼时孕妇取平卧位,双腿屈曲略分开,先慢慢收紧盆底及肛门周围肌肉,与做排尿、排便动作相似,再慢慢放松,吸气时收缩盆底及肛门周围肌肉3~5 s,呼气时放松,反复练习。逐渐增加锻炼次数及收缩时间。

    14 会阴B超测量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4]

    患者感觉有尿意时取膀胱截石位,将B超探头上缘紧贴患者的耻骨联合下缘,分别于安静状态和屏气用力动作时显示耻骨联合、膀胱及尿道,将两种状态下的图像冻结,耻骨下缘至尿道内口为一条线,耻骨联合中线作为另一条线,两条线之间的角度为“膀胱角度”(正常<95°),安静状态和屏气用力动作时的差值为旋转角度(正常<2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

    产后组及对照组孕妇阴道出血量、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均高于产前组和全程组(P<005),见表1。

    22 各组产后会阴B超结果比较

    各组患者于产后3个月行会阴B超测量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检查。膀胱角度正常为<95°,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为<20°,对照组患者膀胱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者低于产前、产后及全程盆底肌功能锻炼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阴道分娩时,肛提肌收缩力能够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内旋转;胎儿娩出后,有利于胎盘娩出[5]。胎儿先露部下降直接压迫盆底肌肉,会阴体变薄,阴道皱襞拉伸,容易受到损伤。本研究显示,产后组及对照组孕妇阴道出血量、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均高于产前组和全程组(P<005)。因此,孕妇在产前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

    女性妊娠及经阴道分娩会牵拉盆底肌肉及筋膜,不同程度地损伤盆底肌。盆底肌损伤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妊娠及阴道分娩有直接的关系[6]。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及分娩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7]。研究显示,分娩后3个月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30%~311%[8]。会阴超声可显示女性尿道、膀胱在静止期的图像及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关系,并且可以观察屏气用力时膀胱颈的向下移位及旋转角度的变化,评估尿道、膀胱的解剖学改变,为诊断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依据[9]。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为[10]:①安静状态时膀胱角度大于95°;②膀胱颈旋转角大于20°;③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小于23 cm,符合两项即可诊断压力性尿失禁。本研究显示,各组患者于产后3个月行会阴B超测量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检查,对照组患者膀胱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正常者低于产前、产后及全程盆底肌功能锻炼组 (P<005),提示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于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Goldberg RP, Kwon C, Gandhi S, 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among mothers of multiples: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esarean delivery. 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88(6):14471453.

    [2] 万忠艳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1, 22 (7):3637.

    [3] 万忠艳 阴道分娩前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广西医学, 2011, 33 (6):697699.

    [4] Mouritsen L, Rasmussen A Bladder neck mobility evaluated by vaginal ultrasonography. Br J Urol, 1993, 71(2):166171.

    [5] 丰有吉, 沈 铿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63167.

    [6] Fritel X, Fauconnier A, Levet C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