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期
编号:12351647
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复苏后心肌酶cTnI、CK、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后患者心肌酶cTnI、CK、CKMB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30例,经心肺复苏达到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每组15例,监测两组患者心肌酶cTnI、CK、CKMB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入院各时间段的变化。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常温治疗组心肌酶cTnI、CK、CKMB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同时出现低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等,而亚低温组在30 min内与常温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2 h到72 h亚低温组血清cTnI、CK、CKMB明显低于常温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亚低温组的血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后患者血清的心肌酶cTnI、CK、CKMB,减少心搏骤停及心肺复苏对心肌的损伤,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亚低温治疗;心肌酶;心功能

    作者单位:730000 甘肃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心功能不全是导致心搏骤停患者最终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38 字符